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陵即事 其三

标题包含
金陵即事 其三
唐晋诸人骨已磨,龙蟠虎踞自山河。 可怜不共羊昙见,奈此秦淮落照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唐朝和晋朝的诸位英雄豪杰已经逝去,只留下江山依旧如龙蟠虎踞般壮丽。 可惜无法与他们共同欣赏美景,只能望着秦淮河的夕阳独自感伤。
去完善
释义
1. 金陵:即南京的别称。 2. 唐晋:指唐朝和晋朝。 3. 龙蟠虎踞:形容南京地势险要。 4. 羊昙:东晋名士谢安的外甥,擅长音乐、书法。 5. 秦淮:南京的主要河流之一。 6. 落照:落日的阳光。
去完善
赏析
《金陵即事 其三》这首诗通过描绘金陵的历史变迁和地理风貌,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首句“唐晋诸人骨已磨”,诗人以唐晋时期的古人骨骼已经消磨殆尽来暗喻时间的流逝,强调历史的长远与世事的无常。第二句“龙蟠虎踞自山河”,用“龙蟠虎踞”这一成语来形容金陵的地理特点,表明金陵的山河依旧,但却早已物是人非。第三句“可怜不共羊昙见”,诗人以羊昙为例,表达了对古人和历史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无法回到过去的心境。最后一句“奈此秦淮落照何”,诗人以秦淮落照作为结尾,象征着繁华落尽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历史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陵即事 其三》是南宋诗人黄文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4年,即南宋宝祐二年。 在这一时期,宋朝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压力。北方的金朝逐渐衰落,而新兴的蒙古势力正在迅速崛起。在南方,南宋政权虽然暂时保持相对稳定,但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士大夫对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和忧虑。 黄文雷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但由于种种原因,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在这首诗中,他以金陵(今南京)为切入点,通过对江南水乡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尽管生活艰难,黄文雷仍然坚守着儒家的道德理想。他关注民生疾苦,呼吁政治改革,试图以一己之力改变国家命运。然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的理想难以实现。最终,黄文雷成为了一个失意文人,但他的诗篇却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