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广
今古纷纷孰控抟,太平方寸豁忧端。
后千年去人何似,外九州来天更宽。
风雨南山飞霹雳,江湖北斗挂阑干。
要知元命真消息,沧海神龙自屈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今世世代代纷繁复杂,谁又能控制呢?在这宽阔的世界里,我们都能找到释放忧愁的方式。再过一千年,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世界的外部变得更宽广了。在南山风雨交加的时候,闪电划破长空;在湖北的江面上,北斗七星高挂在天边。要想知道生命的真谛,我们需要像大海中的神龙一样能屈能伸。
去完善
释义
1. 广:这里指广州,广东的省会。
2. 今古纷纷:指的是从古至今的纷扰变化。
3. 太平方寸:比喻土地广阔,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我有平泰”。
4. 豁忧端:消除忧虑的过程。
5. 后千年:未来的千年,意指遥远的时间。
6. 外九州:原指中国之外的九个州,这里借指广大的世界。
7. 风雨南山:这里的南山代指广州市南面的白云山。
8. 江湖北斗:湖北的江水和北斗星,这里是形容北斗星的璀璨。
9. 挂阑干:形容北斗星悬挂在天空的景象。
10. 元命:原始的生命,这里指生命的本源。
11. 神龙:龙的传说起源较早,是中国远古图腾崇拜的对象。
去完善
赏析
《自广》是南宋诗人黄文雷的一首诗作,抒发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思考。全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的启示。
首联“今古纷纷孰控抟”,点明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纷扰,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谁能够控制这纷繁复杂的世界?紧接着,诗人用“太平方寸豁忧端”回应这个问题,认为只有以宽广的心胸面对世界,才能消除内心的忧虑。这里,诗人表达了个人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倡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颔联“后千年去人何似,外九州来天更宽”,诗人展望未来,设想千百年后的人类生活,并将视野扩大到九州之外,表达出对世界无限可能性和广阔空间的向往。这种展望不仅展现了诗人超前的想象力和宏大的世界观,同时也表现出对人性美好的坚定信念。
颈联“风雨南山飞霹雳,江湖北斗挂阑干”,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动荡起伏。风雨中的南山、北斗下的江湖,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艰辛,而霹雳、阑干则寓意着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信心。
尾联“要知元命真消息,沧海神龙自屈蟠”,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提升。诗人强调要想真正理解命运的真谛,就要像神龙一样在沧海中自由翻腾,不屈不挠地追求真理。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形象地传达了坚定信念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以及他人坚韧品质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广》是明朝诗人黄文雷的一首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感叹世事无常的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朝后期,即公元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明王朝衰落和内外交困的困境之中。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边境战事频繁等问题层出不穷。诗人黄文雷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感到忧虑不安。他通过诗歌表达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个人生活方面,黄文雷在官场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取得功名。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更加坚定。此外,他还曾因为直言不讳地抨击时政而被贬谪,这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综上所述,《自广》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明朝后期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环境,以及诗人黄文雷在那个时期所经历的曲折人生。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深沉的思想底蕴,使得《自广》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广泛人文关怀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