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陵即事

标题包含
金陵即事
王谢风流自一时,长千古巷记乌衣。 寻常百姓几番换,那有当年燕子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王导、谢安的风流气度成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乌衣巷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普通百姓的生活经历了多次更迭,曾经的繁华已经不再,燕子的飞行轨迹也发生了改变。
去完善
释义
《金陵即事》:是明代诗人黄文雷创作的一首描绘南京景象的诗歌。金陵为南京的古称。 1. "王谢风流自一时":这里提到的“王谢”指的是东晋时期的两个著名的士族家庭——王羲之家族和王献之家族,这两大家族在历史上以文采风流著称。诗句的意思是,尽管过去曾有过王谢这样的世家大族辉煌一时,但他们的光辉岁月已经逝去。 2. "长千古巷记乌衣":这句诗描述了南京城里的一条古老街巷,名为“乌衣巷”。乌衣巷位于秦淮河畔,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著名地点之一。诗句赞美乌衣巷历史悠久,虽然历经沧桑变化,但它仍然是一个标志性的地方。 3. "寻常百姓几番换":这句诗意味着南京城里的寻常百姓生活几经更迭,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 4. "那有当年燕子飞":这里的“燕子”暗指刘禹锡的诗《乌衣巷》中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句的意思是,尽管曾经的王谢世家早已消失,但当年的燕子仍在飞来飞去,寓含着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去完善
赏析
《金陵即事》是明代诗人黄文雷的一首描绘南京城景象的诗歌。这首诗通过对“王谢风流”和“乌衣巷”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的“王谢风流”指的是东晋时期的两位名士王羲之和王献之,他们的家族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乌衣巷”则是南京城内的一条古巷,因曾经是王谢两家的居住地而得名。这两者都是南京城历史的见证,代表了曾经的繁荣与辉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和名胜古迹都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了长千古巷的记忆。 接着,诗人在第三句提到了寻常百姓,这是对现实的关切。在历史的长河中,普通人往往是被忽视的一方,他们的生活变化往往无法被人们所察觉。而在作者的眼中,这些普通人的生活才是现实的一部分,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更迭,与历史中的风流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诗人通过“那有当年燕子飞”这一句,表达了他对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联系的思考。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它们的迁徙往往代表着季节的更替。然而,如今已经难以找到当年的燕子,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担忧,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南京城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注,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陵即事》是南宋诗人黄文雷的一首描绘金陵(今南京)风光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在这段时间里,南宋与金国达成了和议,国内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黄文雷出生于书香门第,年轻时即以才学著称。然而,他在科场上却屡试不第,直至晚年才进士及第。这一人生经历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在南宋淳熙年间,虽然政局相对稳定,但社会的贫富差距、官场腐败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现实问题使黄文雷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感到忧虑。 在此背景下,他来到金陵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看到金陵的美丽风光,不禁感慨万千。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这首《金陵即事》,通过对金陵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