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有感
顾陆风流几夕阳,桑畴麦陇自凄凉。
山从地尽云垂海,水共天浮日射洋。
门卒何年隠吴市,啬夫当日爱桐乡。
蚁封未敢夸荣策,芳草无人且自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看看以前的顾陆风华已经不常见了,农田里只剩下桑树和麦田在诉说着悲伤的故事。群山仿佛与大地相接,云朵在海边漂浮;水面似乎与天空交融,太阳投射在海洋上闪闪发光。谁能想到当年的看门人最后隐姓埋名于市井之中,而那些务农的人却很爱他们劳作的地方。我不敢夸大自己的才能,就像蚂蚁不能描绘自己构建的巢穴一样渺小。尽管没有人欣赏,但那芳香的花朵依然独自绽放。
去完善
释义
《登楼有感》是宋代诗人黄文雷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乡间景色的诗作。下面是该诗的注释:
1. 顾陆风流几夕阳:顾陆是指东晋时期的画家顾恺之和陆探微,以擅长人物画著称。这句表达的是两位名家的风流风采如今已逝去,只留下夕阳的余晖。
2. 桑畴麦陇自凄凉:桑畴指种桑之地,麦陇指种麦之地。这句是说田园桑麦之景显得荒凉冷落。
3. 山从地尽云垂海:这句是说山脉沿着地平线延伸到尽头,云端仿佛下垂到海面。
4. 水共天浮日射洋:这句描绘了水天相接的景象,太阳照射在海洋上。
5. 门卒何年隐吴市:门卒是指看门的兵士。这句是说吴市的看门兵士是什么时候隐居在此的。
6. 啬夫当日爱桐乡:啬夫指农夫。这句描绘了农人在桐乡这个地方辛勤劳作的场景。
7. 蚁封未敢夸荣策:蚁封比喻微小的封赏。这句表达的是自己不敢过分炫耀自己的功绩。
8. 芳草无人且自芳:这句描述了即使没有人欣赏,芳草仍然独自绽放的美丽景象。
去完善
赏析
《登楼有感》是宋朝诗人黄文雷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现实景象的感慨。诗人通过对顾、陆两位风流人物的回忆,以及对桑畴、麦陇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悲伤的情绪。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山、水、云、日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此外,诗中还提到了门卒、啬夫等人物,表达了对他们的怀念之情。最后,诗人以蚁封、芳草等意象,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尊重。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楼有感》是宋代诗人黄文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北宋末年,即公元1100年左右。在这一年代里,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困境之中,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登上高楼,抒发对时事的感慨和忧虑。
诗人黄文雷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与他当时的人生际遇密切相关。他在这一时期,可能正面临着科举落第、仕途坎坷等问题。这些挫折使他对现实产生强烈的质疑和不平之感。同时,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他也在思考着如何为国家尽一份力量,摆脱困境。
在诗人所处的时代,北宋王朝正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问题。辽金等外部势力的侵扰,使得边境地区烽火连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朝政内部,权臣当道、贪污腐化现象严重,使得国家的政治根基逐渐动摇。面对这样的局面,诗人以诗歌为武器,通过对现实的关注和批判,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