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龙吟 赋情云

标题包含
水龙吟 赋情云
无心却恁多情,闲愁长向眉尖聚。牢龙不定,为谁留恋,为谁归去。半饷花阴,霎儿月暝,几番日暮。被东风搅散,离愁惹断,又还趁,歌声驻。只恐佩环卧冷,好重将、绣帷调护。何人得似,晓妆鬟髻,春娇态度。缥缈尊前,朦胧眼底,非烟非雾。把柔情一缕,都随好梦,作阳台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翥(1287年-1368年),字仲举,号蜕庵,又号蜕岩、蜕翁,元末明初著名文人。他是元代后期至明代初期的重要诗人,与杨维桢并称为“元末两大诗家”。 张翥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无意之中却又如此多愁善感,闲暇时的忧虑总是凝结在眉宇之间。心绪如浮云般漂泊不定,究竟是为谁在停留?为谁在离去?在斑驳的花影下,短暂的月光间,几度夕阳西下。离愁别绪被春风吹散,但又被歌声勾起。唯恐佩环独处清冷,需要多加抚慰。谁能像那清晨的妆容和发髻,展现着春天的妩媚?在酒杯前显得飘渺,眼神中略显朦胧,如同梦幻般的景象。将满腔柔情化作美梦,如同云雾般洒满阳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无心却恁多情:“恁”同“您”,指云的情意深厚; 2. 闲愁长向眉尖聚:“眉尖”即眉头,形容忧愁在眉间凝聚; 3. 牢龙不定:喻感情不固定; 4. 花阴:指阴凉的地方; 5. 月暝:月色暗淡; 6. 日暮:太阳即将落山; 7. 东风:指春风; 8. 搅散:指驱散; 9. 离愁惹断:指离别的痛苦无法抑制; 10. 歌声驻:指歌声使人心旷神怡; 11. 佩环卧冷:形容女子的孤独凄凉; 12. 好重将、绣帷调护:照顾好自己的生活; 13. 晓妆鬟髻:清晨梳理头发; 14. 春娇态度:春天的美好景象; 15. 缥缈尊前:酒杯前的云雾般的美酒; 16. 朦胧眼底:眼中看到的景色模糊不清; 17. 非烟非雾:如烟如雾的意境; 18. 柔情一缕:指柔情像一缕烟雾; 19. 阳台雨:借指男女欢会的场景。
去完善
赏析
《水龙吟·赋情云》是一首借“情云”抒发内心情感的词牌名作品。本词以虚拟的“情云”为题,暗喻纷繁复杂的情感世界。上片描绘了多情的愁绪,如流水般自在又具有动能。接着提出疑问,“为谁留恋,为谁归去?”既问自己,也问天空的流云。下片用“东风”作喻,言感情的无常与易变,“歌声驻”一句言感情沉浸在歌曲之中,寄托在音乐之上。 再写担心自己像云一样飘忽不定,害怕失去温情。末尾三句则笔锋一转,言即使不能相见,也只能在梦里寄托那份深情。全篇词风婉约绮丽,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展现了张翥驾驭诗词的高超技艺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龙吟·赋情云》是元末明初著名词人张翥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在这一年代,由于元朝的统治逐渐衰落,民间疾苦不断,因此诗词风格呈现出浓厚的忧国忧民气息。 在这段时间里,张翥作为一位士人,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了解,并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对于国家的前景深感忧虑,并在诗词中流露出这种情感。他曾写道:“孤鸿寄语江湖客,休向朱门怨贫病”,表达出他对贫病人民的同情和对富贵阶层的谴责。 在元末明初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建立明朝等。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对张翥的人生观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以及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