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慈感寺东轩

标题包含
慈感寺东轩
水花风叶暮萧然,霭霭云山带暝烟。 竚立东轩未能去,更看明月涌晴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的水花和风叶显得格外萧瑟,云雾缭绕的山间带着昏暗的烟岚。站在东边的窗前久久不愿离去,欣赏着那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夜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慈感寺:位于今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 2. 东轩:指东边的窗户或房子。 3. 水花风叶:形容风吹落叶的景象。 4. 暮萧然:形容傍晚时分寂静冷清的样子。 5. 霭霭:云雾弥漫的样子。 6. 云山:云雾缭绕的青山。 7. 带暝烟:带着傍晚时分的烟雾。 8. 竚立:站立不动。 9. 更看:再看。 10. 明月:明亮的月光。 11. 涌晴天:晴朗的天空。
去完善
赏析
《慈感寺东轩》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内心的情感。首句“水花风叶暮萧然”展现了傍晚时分,水花在风中摇曳,树叶在风中飞舞的景象,为读者呈现了一幅静谧的画卷。次句“霭霭云山带暝烟”进一步描绘了远处云雾缭绕的山景,与暮色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第三句“竚立东轩未能去”中,诗人站在东轩,不愿离去。这说明他对眼前的景色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之情。末句“更看明月涌晴天”则是对诗人的这种情感的进一步表达。当明亮的月光照亮夜空时,他仍然驻足凝望,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景色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统一。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慈感寺东轩》是南宋著名文人倪思所作。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南北对峙的历史阶段,北方为金国统治,南方则为南宋王朝。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背景下,文人士大夫们的命运也充满了波折。 作为南宋朝堂上的重要官员,倪思在与朝臣的交往及政治斗争的过程中,既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又展现了高尚的文人品质。他的作品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儒雅的诗风以及真实反映人生和社会现实的笔触,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在诗中,他描绘了慈感寺东轩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政治和人生的深深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