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东林山
世道荆榛似弈棋,奋身千仞复何辞。
九霄地冷衣襟薄,五月山寒杖履迟。
云外晚风驰铁马,日边香雾琐金螭。
直须历遍丹梯险,方问嫦娥索桂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犹如棋盘般充满挑战。我们奋发向前,勇往直前,毫无怨言。
尽管生活不易,有时寒冷如冬日,有时孤独如山巅。但我们要坚定信念,坚韧不拔。
世事变幻莫测,好似风云际会。我们要像那疾驰的铁马,勇攀高峰;亦如缭绕的金龙,成就辉煌。
只有历经艰难险阻,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才能够与那美好的嫦娥仙子,共享成功的喜悦。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世道荆榛似弈棋:比喻时局动荡,如同下棋一般复杂多变。荆榛,杂乱的草木;弈棋,下棋。
2. 奋身千仞:指努力攀登高山。千仞,形容极高。
3. 九霄:天界,此处代指朝廷。
4. 五月山寒:指山中气候凉爽,与外界不同。
5. 杖履迟:行走缓慢。
6. 云外晚风驰铁马:形容远方的战事。
7. 日边香雾琐金螭:比喻皇宫中的奢华景象。
8. 直须:必须。
9. 历遍丹梯险:经历各种艰难困苦。丹梯,喻登天的阶梯。
10. 嫦娥:月亮之神。
11. 索桂枝:寻求荣华富贵。索,寻找;桂枝,古代科举及第的雅称。
去完善
赏析
《过东林山》这首古诗从各个角度描绘了作者倪思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他在面对困境时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诗句中以“世道荆榛似弈棋”开篇,将世间纷扰比作下棋,寓意世事如棋局般复杂多变,充满了挑战和未知。紧接着的“奋身千仞复何辞”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即使前方路途再艰辛,也毫无退缩之意。
诗中“九霄地冷衣襟薄,五月山寒杖履迟”展示了作者在面临险境时的坚韧与毅力。在高山之上,他感受到了寒冷的环境,但并不因此气馁,而是以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行。接下来的“云外晚风驰铁马,日边香雾琐金螭”则通过描绘傍晚的风声和马嘶、日出的云雾弥漫等景象,进一步突显出作者在面对困难时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
结尾句“直须历遍丹梯险,方问嫦娥索桂枝”表明了作者的决心,只有经历了无数次的艰难险阻,才能够像古代传说中的英雄那样征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整首古诗在表达上富有诗意,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在面对世事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勇敢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东林山》这首诗是南宋文人倪思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创作的。当时,他担任绍兴府的知府,在闲暇时游览了东林山,感慨万千,遂写下了这首描绘东林山景色的诗。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皇帝赵构在位期间,重用秦桧等主和派大臣,导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然而,由于赵构本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使得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倪思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他的作品深受皇帝和朝廷的重视。他在任绍兴府知府期间,不仅关注民生,还大力提倡文化教育,使得绍兴地区的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在东林山的游览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也借此表达了对政治黑暗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