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风马

标题包含
观风马
簷间铁马何威狞,霜刀雪剑争鲜明。 秋风一吹阵脚动,跳梁舂击声鏦铮。 何时真提十万兵,金戈铁甲相磨鸣。 缚俘斩馘墟龙庭,归来马后笳鼓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勉(1238年-1313年),字述之,号雪坡,南宋末年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 姚勉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上担任了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屋檐上的铁马显得威风凌厉,如同锋利的霜刀和明亮的雪剑竞相展示。秋风一起,铁马就振动起来,发出清脆的声音。什么时候才能真的带领十万士兵,手持金戈铁甲在战场上共同呼喊呢?战胜敌寇,生擒活捉,再在龙庭进行祭礼,得胜归来的队伍身后伴随着军号鼓声。
去完善
释义
1. 观风马:观察风向的马,形容对战争动态警觉关注。 2. 姚勉:宋朝诗人。 3. 簷间铁马:屋檐间的铁片装饰物,风吹过会发出声音。 4. 威狞:威武勇猛的样子。 5. 霜刀雪剑:比喻寒冷的天气,也形容士兵锋利的武器。 6. 阵脚:阵地的边界或端点。 7. 跳梁:跳跃翻腾,这里指活跃在战场上。 8. 舂击:撞击声,指战马踏地。 9. 鏦铮:金属撞击的声音。 10. 金戈铁甲:金色的戈,铁制的铠甲,比喻武装力量。 11. 缚俘斩馘:捉拿俘虏,斩杀敌人。 12. 墟龙庭:捣毁敌人的首都。 13. 归来马后:战马后面,表示战争胜利后的场景。 14. 笳鼓:古代军中乐器,象征战斗胜利的喜悦。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的古诗。诗人以屋檐间的铁马为引,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紧张气氛。“霜刀雪剑争鲜明”一句,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展示了战场上的英勇与激情。接下来,诗人在“秋风一吹阵脚动”中展现了战争的动态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而后,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什么时候才能真的率领十万士兵,勇往直前,让金戈铁马相互摩擦出响亮的声音呢?在结尾两句中,诗人想象着战争胜利后的景象:打败敌军,收复失地,最终马队身后传来胜利的笳鼓声。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风马》是宋代诗人姚勉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出现在宋朝这个时期具有独特的意义。这一时期的文人士大夫纷纷以写诗作为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展现出丰富的才情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公元1251年左右,姚勉担任湖广提举一职,他在这个职位上尽心尽力地为国家效力,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他经常关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姚勉写下了这首描绘战争场面的《观风马》,通过对战马的观察和描述,表达了对英勇杀敌的将士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之心。 姚勉在这首诗中表现出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使命感,这既是对自己人生的深深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在他所身处的那个时代,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而姚勉通过这首诗,呼唤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勇敢地面对困难,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