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北亭

标题包含
北亭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 荷花向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较为简略,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信息: 1. 籍贯与家世:李群玉是唐朝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家族在当地颇有名望。 2. 早年经历:李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细雨如丝交织着清晨的天空,稀疏的窗帘半开,让野外的凉风吹进亭子里。那荷花已经凋谢,秋天的时光已晚,花瓣零落漂浮在绿色的池塘里。
去完善
释义
1. 北亭:泛指北方的亭子。在这里,诗人借北亭之景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斜雨飞丝:形容细雨斜飞的景象。 3. 织晓空:描绘细雨交织在清晨的天空中的画面。 4. 疏帘:稀疏的窗帘。 5. 野亭:郊外的亭子。 6. 荷花向尽:荷花的凋谢。 7. 秋光晚:秋天的暮色。 8. 零落残红:凋谢的花朵。 9. 绿沼:绿色的池塘。
去完善
赏析
《北亭》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观察力,展现了秋天早晨的北亭风光。本诗以“斜雨飞丝”开篇,用“织”字形象地表现出细雨在天空中飘洒的景象,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接下来,诗人通过“疏帘半卷野亭风”描述了亭子内外的自然环境,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在第三句“荷花向尽秋光晚”中,诗人以荷花作为秋天的象征,表达了季节更替之意。而“零落残红绿沼”则描绘了荷花凋谢、绿叶残留的景致,象征着生命衰败的过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这幅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亭》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时期,具体年份未详。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一种繁荣的景象,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以其宁静、和谐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喜爱。 李群玉是唐朝中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在他的一生中,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这使他对朝廷产生了一些不满情绪。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反而更加专注于诗歌创作,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北亭》这首诗中,李群玉通过对北亭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虽然生活在一个繁华的都市,但仍然保持着一颗宁静的心。这种心境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唐朝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开始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诗歌成为了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群玉通过他的诗歌创作,展现了一个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