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
寂寞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
朱门不养三千客,谁谓鸡鸣得放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紧闭的关卡仍然寂静,田文的车队穿越秦国前来。
豪富之门难容三千食客,谁能说听到鸡叫就能离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函谷关:古关名,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坡头村附近,是古代中国北部的重要防线。
2. 田文: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齐威王之子,曾任齐相。他好士纳贤,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
3. 鸡鸣:古乐府诗题,后世用以表示隐居或隐逸的意趣。
去完善
赏析
《函谷关》是宋代诗人胡宿创作的一首描绘战国时代的史诗。诗歌以函谷关为背景,描述了田文(孟尝君)成功逃离秦国的故事。
首句“寂寞函关锁未开”描绘了函谷关的宁静与封闭。它象征着秦国的强大和与世隔绝。然而,正是这个坚固的屏障,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被打破了。
第二句“田文车马出秦来”描述了孟尝君成功逃离秦国的情景。虽然孟尝君在秦国被软禁,但他通过机智和勇气成功地逃出了险境。这句诗传达了逆境中奋发向前的精神。
第三句“朱门不养三千客”揭示了孟尝君的门客数量庞大。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慈善家,他招待并照顾了许多门客。这种慷慨的行为展示了他的仁爱之心。
第四句“谁谓鸡鸣得放回”表达了诗人对孟尝君逃离秦国的敬佩之情。他巧妙地利用鸡鸣之声,使得追兵误以为天亮,从而得以逃脱。这句诗赞美了孟尝君的智慧和胆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函谷关》是北宋诗人胡宿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980年左右。此时正值北宋初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诗人胡宿生活在这个时代,他曾在宋太宗、宋真宗时期担任过翰林学士、尚书郎等重要职务。然而,他在政治上并不得意,曾多次受到排挤和贬谪。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他更加关注国家和民生的现实问题。
在《函谷关》这首诗中,胡宿通过对函谷关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感叹历史的沧桑,担忧国家的未来,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这些情感都反映了他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