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寒食

标题包含
寒食
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 长歌送落日,缓吹逐残杯。 非关无烛罢,良为羁思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约792年),字义博,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官员。他的家族世代为官,其父韦銮曾任都督府长史。 韦应物在唐玄宗时期入仕,历任洛阳丞、鄠县令、栎阳令等地方官职。他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曾因...查看更多
karlkkkkk
去完善

译文
晴朗的春天里,寒食节过得愉快,春天的花园里,百花盛开。 彩色的风筝掠过花朵,轻盈的气球从阁楼上下滑。 悠扬的歌声送别夕阳,柔和的微风伴送着喝空的酒杯。 不是因为蜡烛用完了,实在是思绪被深深的羁绊所催促。
karlkkkkk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寒食: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2. 晴明:晴朗明亮。 3. 春园:春天的花园。 4. 百卉:各种各样的花草。 5. 彩绳:五彩斑斓的绳子。 6. 拂花去:用彩绳驱赶花朵。 7. 轻球:轻盈的球。 8. 度阁来:从楼阁之间穿过。 9. 长歌:长篇歌曲。 10. 落日:夕阳。 11. 缓吹:柔和的微风。 12. 残杯:喝剩的酒杯。 13. 无烛:没有蜡烛。 14. 良:的确,确实。 15. 为:因为。 16. 羁思:客居他乡的思念之情。
karlkkkkk
去完善
赏析
《寒食》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情和思乡之绪。 首联“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描述了寒食节的晴朗天气和春天的花园里百花盛开的景象。这两句诗为全诗营造了欢快、明朗的氛围。 颔联“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通过描绘彩绳拂过花朵和轻球飘过楼阁的画面,展现了寒食节活动的热闹和欢愉。这里的“彩绳”和“轻球”象征着节日的欢乐氛围。 颈联“长歌送落日,缓吹逐残杯”,描绘了诗人在寒食节这天,对着落日照常唱歌,用舒缓的笛声陪伴即将喝完的酒杯。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在寒食节中的悠闲与惬意。 尾联“非关无烛罢,良为羁思催”,指出诗人并非因为没有蜡烛而结束饮酒作乐,而是因为长久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让他感到疲惫。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沉。
karlkkkkk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食》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约公元785年)。这一时期,韦应物由玄宗朝的宫廷侍卫转型为民间士人,他的生活经历丰富而富有波折。 在唐德宗时期,皇权不稳,政局多变。一方面,大唐盛世的光环逐渐消失,国家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激化;另一方面,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得民间士人有了更多机会进入官僚体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韦应物选择辞官归隐,转而投身于田园诗的创作。 《寒食》这首诗正是反映了韦应物在这一时期的内心世界。他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色,表达了淡泊明志、寄情山水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百姓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总的来说,《寒食》的创作背景是唐德宗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韦应物在这段时期内经历了人生的重要转折,从宫廷侍卫到民间士人,从繁华到淡泊,这一切都反映在这首诗中。
karlkkkkk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