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刘温书斋
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
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洒满窗户,流露出自然的雅致。凉风吹来,蟋蟀悄然离开,而落叶则在地上积累,就像《离骚》中描述的那样。点燃油灯,照亮了桌子上的灰尘,墙上挂着的海涛图仿佛在眼前翻涌。我们谈论着《三国志》中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光辉事迹却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去完善
释义
《宿刘温书斋》是唐代诗人张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刘温的书斋中度过一夜的情景,以及他们的谈话内容。以下是这首诗中的一些词句注释:
1. 宿:指借宿,在此处表示在刘温的书斋中过夜。
2. 刘温:人名,此处指代某个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
3. 不掩盈窗月:形容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室内的景象,这里的“盈”字表示月光充足。
4. 天然格调高:指书斋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气息很高雅。
5. 凉风移蟋蟀:形容秋天的夜晚,凉风吹过,蟋蟀的声音也随之变换。
6. 落叶在离骚:这句诗借用《离骚》的典故,描述树叶凋落时的场景。
7. 回笔:这里指重新拿起毛笔。
8. 挑灯烬:形容灯火即将熄灭的状态,意味着夜深时分。
9. 悬图见海涛:悬挂的图画展现了波涛汹涌的海浪,这里可能指绘画作品或者地图等。
10. 三国志: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志》,记录了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兴衰历程。
11. 空载几英豪:指《三国志》虽然记载了许多英雄人物的事迹,但如今他们都已经逝去,只剩下史书中对他们的记载。

去完善
赏析
《宿刘温书斋》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刘温书斋中所见的诗歌。诗人通过对书斋中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主人高雅品格的赞美和对古代英雄的敬仰。
"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描述了书斋中敞开的窗户和明亮的月光,展现出了主人高洁的品格和自然的生活态度。
"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则通过描绘秋风中的蟋蟀和落叶,传达了作者对于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则是诗人对书斋环境的细致观察,通过燃烧的灯芯和挂图的海浪形象,展现了书斋中的静谧与浩渺,也为接下来的对话铺垫了氛围。
最后两句"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感慨,感叹他们的事迹虽然被记载下来,但终究会随着时间消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刘温书斋》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朝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文人墨客多怀才不遇,感叹生不逢时。张乔此诗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张乔本人正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他才华横溢,却科举落榜,一生未能进入仕途。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同时,他也因此对那些同样命运的朋友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理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乔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朋友们的深深同情。通过描绘刘温书斋的宁静景象,张乔表达了他们渴望平静、远离世俗纷扰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