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弥陀颂 其五
众生苦海业坑深,不信因缘久溺沉。
闻得叉声方念佛,始知妻子老婆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众生:佛教术语,指一切有生命的存在。
2. 苦海:比喻生死轮回的痛苦世界。
3. 业坑深:业力所致的痛苦深渊。
4. 不信因缘:不相信因果报应的道理。
5. 久溺沉:长久沉溺于痛苦的境地。
6. 闻得叉声:听到佛教的教诲。
7. 方念佛:才开始念阿弥陀佛。
8. 始知:才知道。
9. 妻子老婆心:指普通百姓的心态。
去完善
赏析
《念弥陀颂 其五》是释怀深的一首诗歌,描绘了众生的苦难和生死轮回的困境。在诗中,作者以“众生苦海业坑深”为开篇,形象地刻画了人们在苦海中挣扎的场景。而“不信因缘久溺沉”则表达了人们由于无知和不相信因果报应,从而导致沉溺于痛苦之中无法解脱。
接下来,“闻得叉声方念佛”则是通过描述人们在听到佛号时才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尝试改变内心的困惑。这与之前的“不信因缘久溺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佛教教义对个人内心的深刻影响。
至于“始知妻子老婆心”,这句中的“妻子”是对女性的一种尊称,而“老婆心”则是指老太太的心,意为慈悲为怀。这里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佛教的慈悲精神,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颗慈悲的心,对待他人要像慈爱的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和爱护他们。
整首诗既揭示了众生的痛苦,又展现了佛教的智慧和慈悲,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念弥陀颂 其五》是宋代诗人释怀深所作。怀深(约公元970年-约1032年),俗姓潘,字惠崇,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他在三十岁时出家为僧,法号“释怀深”。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00年左右。
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北宋初期,社会相对稳定。然而,随着农民起义的爆发和国家内部的权力斗争,宋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社会秩序,其中就包括加强对佛教的控制和管理。
在个人生活方面,怀深早年曾游历各地,并在晚年回到故乡福建武夷山,开始潜心修禅。他的一生都在追求佛法的真理,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佛法的理解和信仰。在这首《念弥陀颂 其五》中,怀深表达了他对阿弥陀佛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众生离苦得乐的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