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浪淘沙(蜡梅)

标题包含
浪淘沙(蜡梅)
娇额尚涂黄。不入时妆。十分轻脆奈风霜。几度细腰寻得蜜,错认蜂房。 东阁久凄凉。江路悠长。休将颜色较芬芳。无奈世间真若伪,赖有幽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好的容颜尚未擦上脂粉。还没有跟上时尚潮流。她的美丽脆弱得难以抵挡风寒。多少次在寻找自己的甜蜜,却误以为找到了蜜蜂的巢穴。 东边的楼阁已经很久无人居住,显得冷冷清清。江边的道路曲折漫长。她不需要用外貌来赢得别人的赞美。然而无奈的是,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真假难辨。只有她的香气才是真实的存在。
去完善
释义
娇额:娇嫩的花朵。此处指蜡梅花朵。 涂黄:涂抹黄色。这里是指蜡梅花的黄色花瓣。 不入时妆:不与当时的其他花卉相媲美。时妆,指当时流行的妆容,这里用来比喻当时的其他花卉。 轻脆:形容花朵轻盈而脆弱。 奈风霜:能忍受风吹霜打。 细腰:这里指蜜蜂。 寻得蜜:寻找蜂蜜。 蜂房:蜜蜂的巢穴。这里指蜡梅花的蜜腺。 东阁:古代宫殿、官署中的楼阁之一,常用于宴客、观景等。这里泛指朝廷官署。 久凄凉:长久以来荒凉冷落。 江路:江边的道路。 悠长:漫长遥远。 休将颜色较芬芳:不要只看颜色的鲜艳与否,而应该注重香味的芬芳。 赖有幽香:幸亏还有那淡淡的清香。
去完善
赏析
《浪淘沙(蜡梅)》是清代词人马子严的一首词,主要描绘了蜡梅花的美丽和坚韧。首先,“娇额尚涂黄。不入时妆。十分轻脆奈风霜。”这三句描绘了蜡梅花那黄色的花瓣,它没有跟随潮流去打扮自己,却能够抵抗住风霜的打击。接着,“几度细腰寻得蜜,错认蜂房。”这两句则是以蜜蜂寻找蜂蜜为喻,表现出蜡梅花的香气吸引力和甜美的果实。 接下来,“东阁久凄凉。江路悠长。”这两句则展现了蜡梅花的生存环境,尽管位于荒凉的地方,但是它的香气却能随风飘散到遥远的地方。紧接着,“休将颜色较芬芳。”这一句则是在强调蜡梅花的香气比其鲜艳的颜色更为重要,突出了蜡梅花内在的美。最后,“无奈世间真若伪,赖有幽香。”这两句则是作者对于现实的感慨,虽然世界上充满了虚假,但蜡梅花仍然坚持自己的真实和幽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浪淘沙(蜡梅)》这首古诗是马子严创作于南宋末年,大致在公元1260年左右。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局势中,北方的金朝被蒙古灭国,蒙元铁骑继续南下,直指临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马子严,生活在这个动乱时期的南宋文人,他的生平资料不多,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百姓疾苦的关切之情。他在这一时期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感慨的诗篇,《浪淘沙(蜡梅)》就是其中一首。 在这首《浪淘沙(蜡梅)》中,马子严通过对蜡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蜡梅花在严寒中盛开,不畏风霜,象征着坚韧不屈的品质。马子严以此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坚定信仰,期待在困境中能够找到希望和力量,实现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繁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