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月岩
桥虹跨水千尺,岩月倚空半规。
岁晚相看如昨,夕阳伫立移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彩虹般的大桥横跨水面达数百米,山间的明月高悬在天空的一角。时光荏苒,我们依然像过去一样相互陪伴;夕阳西下,我们驻足遥望,共度这美好的时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桥虹跨水:指虹桥横跨水面,这里形象地描绘出月岩桥的壮观景象。2. 千尺:形容桥梁跨度大。3. 岩月倚空:月亮倚靠在岩石上方的天空中。4. 半规:半月。5. 岁晚:年底。6. 如昨:像昨天一样。7. 夕阳:傍晚的太阳。8. 伫立:长时间站立。9. 移时:一段时间。
去完善
赏析
《过月岩》徐似道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月岩上看到的美景。首句“桥虹跨水千尺”形象地描绘了月岩的壮丽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次句“岩月倚空半规”则突出了月亮的光辉,使画面更加生动。
第三句“岁晚相看如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夕阳伫立移时”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以及其对人生的哲思。整首诗以景抒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月岩》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徐似道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254年左右,当时南宋王朝正处于金、蒙两国的包围之中,社会动荡,民生疾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徐似道的诗歌作品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徐似道生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他的父亲徐钧是一位知名的文人。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徐似道从小就热爱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显要的官职。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
在《过月岩》这首诗中,徐似道通过对月岩的独特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诗中的月岩象征着诗人崇高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徐似道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诗歌才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