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买砚

标题包含
买砚
俸余宜办买山钱,却买端州一砚砖。 依旧被渠驱使出,买山之事定何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收入能存下购买山林的钱时, 却只买来端州的一块砚台石。 依然被现实琐事所驱使奔波, 想要实现归隐山林的愿望还有多久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俸余:指官员每月俸禄所剩余的钱财。 2. 买山:购买山林田地,即隐退归隐。 3. 端州:今广东肇庆市,以产端砚著称。 4. 砚砖:砚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买砚》诗以买砚为引子,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首句“俸余宜办买山钱”提到,诗人用剩余的薪水购买一块端砚,暗示其清贫的生活境况。次句“却买端州一砚砖”则指出,这块珍贵的砚台原本应当是他理想中隐居山林的资本,却被现实所迫,不得不出售。第三句“依旧被渠驱使出”意味着,尽管有抱负和才能,但他仍然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实现归隐的愿望。最后一句“买山之事定何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迷茫,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实现隐逸之志。整首诗以砚为契机,展现了作者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无奈,令人感慨万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买砚》是宋代诗人徐似道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的宋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时期。 徐似道(约公元1150年-约公元1225年),字师川,号牧堂,南宋著名文人。他的文学造诣深厚,诗词歌赋皆通。他在朝为官期间,曾因直言进谏而触怒皇帝,被贬至地方任职。在地方任职期间,他关心民生,体察民情,为百姓办实事。 在这个时期的宋代,科举考试制度逐渐完善,文人墨客争相追求功名,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此外,由于宋代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都非常繁荣,尤其是陶瓷、丝绸、茶叶等产品的贸易往来频繁,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在这样的背景下,徐似道创作了《买砚》这首古诗,通过讲述自己购买砚台的过程,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