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杨梅

标题包含
杨梅
火齐无光荔实圆,未尝先说齿流涎。 唤回天竺三年梦,参透披云一味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荔枝果实圆润如宝石般闪耀着光芒,让人还未品尝就已垂涎欲滴。 犹如唤回了在天竺求学的美好梦境,体悟到穿透云层的禅宗智慧。
去完善
释义
《杨梅》是南宋诗人徐似道创作的一首描绘杨梅的咏物诗。下面是该诗的四句注解: 1. 火齐:古代对珠宝的总称,这里用来形容杨梅的颜色。 2. 荔实:荔枝的果实,这里与杨梅并列,以示两者形状相似。 3. 天竺:指印度,天竺梦通常代指成佛的心愿或者超越世俗的梦想。 4. 披云:佛教语,披云禅师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弟子,此处用以比喻领悟佛法的真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杨梅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于杨梅的喜爱与赞美。在首句中,“火齐无光荔实圆”形象地描绘出杨梅的外表,色彩鲜艳,圆润诱人。紧接着的“未尝先说齿流涎”则强调了杨梅的美味,令人垂涎欲滴。接下来的两句诗“唤回天竺三年梦,参透披云一味禅”则是诗人借杨梅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诗人将品尝杨梅的过程比喻为参悟人生,寓意着人生中的种种美好体验都需要我们去品味和感悟。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是对杨梅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杨梅这一题目并无确切的古代诗词作品与之对应。因此,我将尝试为您描述一首名为《杨梅》的虚构古诗及其创作背景。请注意,这并非对历史上某一具体作品的描述,而是一种基于现有知识的推测和想象。 这首《杨梅》古诗出自南宋诗人徐似道之手。徐似道生卒年不详,但可知他生活在12世纪至13世纪的宋朝,属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通常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的作品中经常表现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思考。 在徐似道的时代,中原地区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争频繁,社会矛盾激化。然而,在江南一带,尤其是浙江、福建等地,却保持着相对安宁的生活。这里山水秀美,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裕,文化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徐似道以一种抒情的笔触描绘了杨梅的美好景象。 在这首《杨梅》诗中,徐似道通过杨梅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他以细腻的观察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将杨梅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他还通过对杨梅的赞美,表达了对生活美好一面的向往和对人生百态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