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夜泊庐山)
风紧浪淘生。蛟吼龟鸣。家人睡着怕人惊。只有一翁扪虱坐,依约三更。
雪又打残灯。欲暗还明。有谁知我此时情。独对梅花倾一盏,还又诗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寒风汹涌海浪滔滔,蛟龙咆哮乌龟嘶鸣。家人们都早已安然入睡,唯恐惊醒他人。只有一个老头儿在摸索着捉虱子,仿佛到了深夜。
雪花漫天飞舞,把快要熄灭的灯火打得更加微弱,忽明忽暗。有谁知道我现在的心情呢?独自对着梅花喝了一杯酒,然后就又写出了一首诗。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虞美人:词牌名。
2.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著名山岳,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
3. 风紧:指风力较大。
4. 浪淘生:形容海浪拍击声如流水般冲击着船身。
5. 蛟吼:指蛟龙咆哮之声。
6. 龟鸣:比喻波涛汹涌的声音。
7. 扪虱:手摸虱子的动作,此处表达轻松自在的姿态。
8. 三更: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9. 雪:指雪花或灯光昏暗的现象。
10. 梅花:春天的象征,用于表达情感。
11. 倾一盏:饮一杯酒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虞美人·夜泊庐山》徐似道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在庐山夜泊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上阕通过“风紧浪淘生”、“蛟吼龟鸣”等景象,展现了江面波涛汹涌的氛围;而“家人睡着怕人惊”则表现了家人们在这恶劣环境中的担忧与不安。下阕以“雪又打残灯”为背景,凸显出词人在孤独中执着追求的信念。最后两句“独对梅花倾一盏,还又诗成”,则表达了词人在逆境中坚守信念,从容面对困境的精神风貌。整首词既具画面感,又有深远的意境,充分展现了词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虞美人·夜泊庐山》是南宋词人徐似道的一首描绘庐山夜景的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庐山的壮丽景色并未因此而受到损害,依然保持着它那神秘而宁静的美。
徐似道作为南宋末年的一位文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宋金对峙、元军南下的历史变革。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既体验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也感受到了民间的疾苦。因此,他的诗词作品往往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这首《虞美人·夜泊庐山》中,徐似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庐山夜景的美丽与宁静。虽然此时正处于战乱时期,但庐山的美丽夜色并没有被战火所影响,反而显得更加神秘和宁静。这也许是他对这个时代的抗争,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