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苍岭

标题包含
题苍岭
看山每恨眼不饱,上马岂知程可贪。 还我一筇双不借,缓从云北过云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欣赏山景时总因视力不足而遗憾,骑马时又觉得路程太短不够过瘾。若能得到一根竹杖和一双鞋,我想悠然自得地从北方的云贵高原去往遥远的云南。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看山每恨眼不饱:描述渴望欣赏更多的美景。 2. 上马岂知程可贪:比喻旅程的劳苦,也暗示自己不愿错过每一处景色。 3. 筇(qióng):竹杖,这里代指行路。 4. 不借:一种麻鞋,古人远行时常穿的一种鞋子。 5. 缓从云北过云南:表达希望放慢行程,尽情领略沿途风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调描绘了作者在苍茫大山间骑马行旅的场景。开篇两句“看山每恨眼不饱,上马岂知程可贪”,通过生动的对比手法表现出对壮美山水的强烈热爱和对旅途艰辛的坦然接受。接下来,作者用极富象征意义的“还我一筇双不借,缓从云北过云南”来表达自己渴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畅游的心愿。诗人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示出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苍岭》是南宋诗人徐似道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4年,当时正值南宋时期,中原战乱不断,但江南地区相对安定。 徐似道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担任过多个地方的官员,对民间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的诗作多反映现实生活,语言质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在《题苍岭》这首诗中,徐似道以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苍岭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