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茶寮山上一头陀。
新来学者么。
蝤蛑螃蟹与乌螺。
知他放几多。
有一物,是蜂窝。
姓牙名老婆。
虽然无奈得它何。
如何放得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茶馆山顶一位僧人。
刚来的一位学者呢。
梭子蟹和海螺。
谁知道它们被放了多久?
有一种东西,叫做蜂窝。
它的名字叫“老妇”。
尽管对它无可奈何。
那又如何能放下它呢?
去完善
释义
茶寮:茶的休憩处。
一头陀:一位僧人。
学者:指学问者或学习的人。
蝤蛑:大闸蟹的一种。
乌螺:即乌贼。
蜂窝:比喻家室之富。
姓牙名老婆:指蜂群的蜂王。
去完善
赏析
《阮郎归》这首词描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将一头陀在山上的茶寮中教授新来的学者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其中的细节描绘如“蝤蛑螃蟹与乌螺”暗示了当时的季节和环境,以及他们可能进行的修行方式。
在词的下半部分,出现了一些令人费解的物品,如“蜂窝”和“姓牙名老婆”的事物,这可能是一种寓言或者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在修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在应对这些困难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生动、幽默的语言表现了禅宗教派修行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阮郎归》是南宋词人徐似道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80年至1227年之间,即南宋中期。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的阶段。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这个背景下,徐似道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深感国家兴亡、民族危亡的责任和使命。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对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寄予厚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