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圆蒲相将结僧厦,荷叶蒲茸绿相亚。 浮花浪叶自飘零,小院回廊正潇洒。 叶如青幄花成茵,细腰起舞来送春。 纸光如银墨如漆,落笔四座惊有神。 轻衫短帽付余子,花前醉倒输闲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团团蒲草共同构建了寺庙的房檐,荷叶与蒲茸绿意盎然相互映衬。 浮动的花瓣和波浪般的叶子纷纷飘落,小院的回廊显得格外清秀。 绿叶犹如碧绿的帷幕,花朵宛如地毯,优美的舞姿迎接春天的到来。 纸张闪耀着银色的光芒,墨汁如同黑漆,挥毫泼墨间令满座惊艳。 轻衫短帽已交付给同伴,在花前醉倒,只为了向闲人展示自己的陶醉。
去完善
释义
1. 蒲:指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细长,中空,可编织为席或盖物。 2. 徐似道:南宋著名画家,字遂初,号秋壑,浙江衢州开化人。擅画花鸟、山水、人物,有“江南绝艺”之称。 3. 圆蒲:圆形蒲团,僧侣坐禅时用的垫子。 4. 僧厦:寺庙建筑,这里指僧侣修行的地方。 5. 荷叶蒲茸:荷叶状的蒲草茸毛,形容蒲草的形态。 6. 相亚:相互媲美。 7. 浮花浪叶:指飘荡在水面上的花朵和叶子。 8. 小院回廊:小型院落里的曲折走廊。 9. 青幄:绿色的帷幕。 10. 细腰:指身材纤细的女子。 11. 起舞:跳舞。 12. 来送春:表示春天即将结束。 13. 纸光如银墨如漆:形容绘画作品的精美程度。 14. 落笔:下笔作画。 15. 四座:指周围观画的人。 16. 有神:有神仙般的高超技艺。 17. 轻衫短帽:轻便的衣衫和帽子,形容休闲的装扮。 18. 余子:他人,其他人。 19. 花前醉倒:在花前饮酒至醉。 20. 输闲人:输给那些拥有悠闲生活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蒲在寺院中的生长环境及情景。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荷叶与蒲相互交织的场景,绿意盎然。三四句以“浮花浪叶”暗指人生的起起落落,反衬出小院的宁静和悠然自得。五六句则以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表现蒲的生机活力和美丽,使画面生动起来。而第七、八句则将蒲的美丽进一步升华,用“纸光如银墨如漆,落笔四座惊有神”来形容蒲的姿态和生命力。最后两句诗人以自身为例,表示宁愿穿着轻便的衣衫,戴着简单的帽子,陶醉在自然的美景之中,做一回真正的闲人。全诗以含蓄、内敛的手法,将自然的美好与人的生命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了和谐静谧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徐似道的《蒲》这首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一时期,中国历经了金、南宋并立的历史阶段,社会动荡不安。徐似道作为南宋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在当时,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徐似道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民间的疾苦,并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的诗作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关注民生问题,反映民间生活的艰辛。 此外,宋代的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徐似道作为当时的文人,积极参与科举考试,力求通过自己的才华实现报国之志。然而,在科举制度的选拔下,许多文人往往难以施展才华,这使他们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无奈和感慨。 综上所述,《蒲》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复杂的。诗人置身于一个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时代,又受到科举制度的限制,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忧虑。这些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共同影响了徐似道的诗歌创作,使其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风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