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马桥秋月

标题包含
马桥秋月
石梁横卧清溪曲,波光上下风吹绿。 海东推上月轮来,鳞龙闪闪浮寒玉。 昔人呼为饮马泉,至今饮者谁投钱。 吟余不觉露华重,桂花香堕绡衣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石桥横在曲折的小溪之上,水面波光粼粼,绿油油的,随风摆动。 海面上倒映着一轮明月,月光下,鳞片状的龙形图案闪闪发光,像是漂浮在寒冷的美玉上。 古人称之为饮马泉,但现在还有谁在往这里投钱? 我一边吟咏一边感觉到露水加重,桂花香气扑面而来,让我感觉丝丝凉意。
去完善
释义
1. 石梁:石桥;横卧:横跨;清溪:清澈的小溪;曲:弯曲处;波光:水波反射出的光线;上下风:指风吹动着水面上的波光。 2. 海东:中国东方的海边,这里指的是马桥一带的海洋;推上:使月轮出现;月轮:月亮;鳞龙:鱼在水中游动时如鱼鳞般的波光;闪闪:闪烁不定;浮:漂浮在水面上;寒玉:形容月光如水,洒在水上如寒玉般的光芒。 3. 昔人:过去的人;呼为:称之为;饮马泉:古代传说的能饮用马匹的水源;投钱:将钱币投入水中。 4. 吟余:诗人的吟诵完毕;露华重:露水很重;桂花香:桂花的香气;堕:落下;绡衣:轻薄的丝质衣物;寒:寒冷。
去完善
赏析
《马桥秋月》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词。开篇以“石梁横卧清溪曲”形容石桥横跨在水面上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随后用“波光上下风吹绿”写出水面的波光粼粼,表现自然的活力。接下来的两句诗运用夸张的手法,展示出月光明亮,将天空照亮,给人一种清幽的美感。诗人还引用了古代的传说,增强了意境的深度和广度。 诗人用“饮马泉”这个典故,暗喻这片景色曾经的故事。而今已是物是人非,“饮者谁投钱”表明已经没有人再重视这个曾经的古迹了。最后两句描绘了在月光下,桂花洒落在身上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诗意,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马桥秋月》是南宋诗人徐似道创作的一首描绘秋景的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此时的中国正处于金朝和南宋对峙的时期,局势紧张。 徐似道,字渊子,号竹坡,天台(今浙江天台县)人。他生于书香门第,年轻时以才华闻名,后来因为战乱无法安心读书,便投身于军旅之中。他在军中屡建战功,但由于时局动荡,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提拔。在这种人生际遇下,他深感世事无常,于是将心中的感慨寄情于诗歌之中。 在《马桥秋月》这首诗中,徐似道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将秋风、秋月和马蹄声巧妙地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悲壮的氛围。这种情感也反映了当时南宋文人的普遍心态,他们在面对外患之时,既渴望能够为国效力,又对个人的命运感到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