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诚斋跋梅坡诗卷
知君得法自南昌,作舍何须问道旁。
二老未尝轻许可,两诗固已为平章。
胸横云岫无穷意,语带梅坡不尽香。
政乏绮纨相妩媚,不妨风气似诸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了解到您在南昌获得了很多知识,建房子的时候不需要问旁边的人。两位老人都不曾轻易同意,这两位诗人已经对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胸怀宽广,如同无尽的云雾和山丘;言语间带着梅坡的诗句,香气四溢。虽然没有华丽的服饰来装饰,但风格气质依然独具一格,就像那些出类拔萃的王公贵族一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诚斋:杨万里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
2. 跋:在书籍或文章后面写的评论或介绍性的文字。
3. 梅坡:此处指北宋诗人苏辙,他的字是“子由”,号“梅坡”。
4. 南昌:江西南昌市,这里指的是曾巩(他的谥号是文定,世称元丰先生),他是宋朝时期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史学家,他与苏轼、黄庭坚等人共同创建了宋代散文的辉煌成就。
5. 作舍道旁:这句话意味着在路边建造房屋,用来形容一种轻易的行为。
6. 二老:指梅坡与诚斋两位诗人。
7. 轻许可:轻易表示赞成或否定。
8. 平章:即公平、公正地评价。
9. 云岫:云朵和峰峦的景色。
10. 绮纨:华丽的丝绸衣物,常用来形容富贵人家的奢侈生活。
11. 诸王:众位王爷,这里是指当时的皇亲贵族。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苏轼与王安石的诗。第一句“知君得法自南昌”指的是苏轼和王安石都是出自江西,两人文采出众,皆为一时之冠;第二句“作舍何须问道旁”暗示了他们的文学成就无人可及;第三句“二老未尝轻许可,两诗固已为平章”则进一步表达了他们作品的高超境界,受到世人推崇;第四句“胸横云岫无穷意,语带梅坡不尽香”描述了他们的诗词才情横溢,犹如云雾般宽广无边,又如梅花般香气四溢;最后一句“政乏绮纨相妩媚,不妨风气似诸王”则是赞叹他们的作品不以俗艳媚俗,而以高洁的文人风骨自立于世间。全诗表达出作者对两位才子的高度赞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诚斋跋梅坡诗卷》是南宋诗人徐似道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1279年),这是一个战乱频繁、国家动荡的时期。当时的诗人往往以诗言志,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
徐似道在当时是一个颇有才华的文人,他曾担任过高官,但因时局所迫,最终辞官归隐。在这首诗中,他借用了梅坡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回到朝廷,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时期,金兵入侵,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诗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国家的苦难和人民的不幸。因此,他的诗作充满了忧患意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