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
老觉此身无一堪,尚牵诗课撚衰髯。
亦知庭院西风恶,直为秋香不下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总是觉得自身无一专长,但仍需要上课写诗梳理白发。
尽管知道庭院里的西风吹拂过,但也为了秋天的美好而不愿放下窗帘。
去完善
释义
1. 徐似道:南宋文人,字渊子,号竹隐居士。
2. 老觉此身无一堪:感到自己年老体衰,无法胜任任何事情。
3. 尚牵诗课:仍然要承担写诗的任务。
4. 撚衰髯:捻着稀疏的胡须,形容年老的形象。
5. 西风:秋风,指代秋天。
6. 直为:只是因为。
7. 秋香:秋天的花香,这里指的是菊花。
8. 不下帘:不肯放下帘子,表示不愿错过欣赏菊花的机会。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作者心境的诗。诗中通过“老觉此身无一堪”表达出诗人对自己的哀叹,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时光的感慨。然而,尽管身处困境,诗人依然坚持写诗,以“尚牵诗课撚衰髯”展现出他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
“亦知庭院西风恶,直为秋香不下帘”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他知道秋风萧瑟,但他宁愿为了欣赏秋天的美景而不愿意放下窗帘。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表现出他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日》是南宋诗人徐似道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的秋天。这一年,时值金国灭辽后,用“金”代替“辽”威胁南宋;而蒙古在北方逐渐崛起,政权更迭剧烈。
在这段时间里,徐似道个人生活也十分坎坷,他原是一位才情横溢的少年书生,但因为战乱的影响,导致仕途失利,一生不得志。这一时期的历史政治背景和个人遭遇,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忧伤和沉痛的气氛。
《秋日》以一片落叶开始,感叹自己的身世如落叶一般随风飘零,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流露出他深沉的悲伤和对生活的无奈。然而在这种悲伤的背后,又有着对秋天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的珍视。可以说,这首《秋日》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来传达作者对生活、命运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