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闲居

标题包含
闲居
闲居最与性相便,勤即繙书懒即眠。 终日闭门真省事,有时面壁似耽禅。 大椿岁籥祈亲寿,断简生涯听子传。 待问洪崖觅丹诀,白云深处引寒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裘万顷(1079年-1148年),字元量,号竹洲,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南宋初期“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裘万顷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在地方任职,担任过江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闲暇时最容易与性情相合,勤劳时就去读书,疲倦时就休息。 每天闭门不出真的省去了许多麻烦事,有时候面对着墙壁就像是在修禅一样。 希望大椿这种长寿的生物能为亲人祈求长寿,生活中有一些片段值得传承给儿子。 等到时机成熟时,我会去寻找修炼的秘诀,在白云深处的山林中寻得清静的泉水。
去完善
释义
1. "闲居":诗人指无官一身轻的闲散生活,体现出自己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2. "性相便":使自己的天性得到满足。 3. "勤即繙书懒即眠":勤奋时翻阅书籍,慵懒时则休息睡眠。 4. "闭门":关上门窗,代表远离红尘纷扰的世界。 5. "真省事":真正省去了许多繁杂的事务。 6. "面壁":这里是诗人用达摩祖师面壁的故事,表达自己在静思默想中探索人生的哲理。 7. "大椿":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树,喻指父母长寿。 8. "岁籥":岁月的流转,时光荏苒之意。 9. "祈亲寿":祝愿亲人健康长寿。 10. "断简生涯":指简单的生活状态。 11. "听子传":等待儿子传来好消息,是对儿子成长及前程的期许。 12. "待问洪崖":准备前往洪崖山寻找炼丹术的秘诀。 13. "白云深处":表示诗人在山中隐逸生活的地方。 14. "引寒泉":在山中寻找清冽的山泉水。
去完善
赏析
《闲居》是南宋诗人裘万顷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隐居高士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性相便”、“懒即眠”等词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 首联“闲居最与性相便,勤即繙书懒即眠”,描绘了诗人悠闲的隐居生活。诗人认为闲暇时翻阅书籍,困倦时倒头就睡,是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里,“勤”与“懒”相对,既体现了诗人勤奋好学的精神,又展示了他随性自在的态度。 颔联“终日闭门真省事,有时面壁似耽禅”,进一步描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景。整日闭门不出,确实省去了许多世事纷扰;有时面对墙壁,仿佛在参禅入定。这里,“真省事”和“似耽禅”相对,表现出诗人淡泊名利、崇尚内心的宁静。 颈联“大椿岁籥祈亲寿,断简生涯听子传”,表达诗人对亲人的关爱和对子孙的期望。他祝愿亲人长寿,同时也相信子孙能够传承家业,实现家族繁荣。这里,“大椿岁籥”指的是对长辈的尊敬和祝福,而“断简生涯”则暗示诗人勤俭持家的生活方式。 尾联“待问洪崖觅丹诀,白云深处引寒泉”,透露出诗人渴望修炼成仙的愿望。他期待有朝一日能向洪崖山仙人请教炼丹秘诀,并在白云深处的清泉边修炼成仙。这里,“觅丹诀”和“引寒泉”相对,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向往仙境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闲居》是南宋诗人裘万顷的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中期,即南宋初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靖康之耻、宋金和议等。 裘万顷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但他选择远离政治纷争,归隐田园。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满意和对宁静田园生活的热爱。这种生活态度与当时许多文人墨客的积极进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闲居》中,裘万顷通过对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用“小桃才破萼”来形容春天的到来,用“流水小桥东”来形容乡村的美景。这些景象都传达了一种恬静、安逸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世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