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散
使君竟亦不能奇,頼有诗翁壮观池。
二百年来无此作,两三人外有谁知。
鱼应变化垂天翼,鹊不经营堕地枝。
况复凤毛如得凤,古来遭遇或同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官竟然也不能奇特,幸好有诗人欣赏壮丽的池塘。
两百年来没有这样的作品,除了两三个人之外还有谁知道。
鱼儿应该会有变化的翅膀翱翔天际,喜鹊不必费心建造坠地的树枝。
何况凤凰羽毛就像得到了凤凰一样,自古以来或许就会同时出现。
去完善
释义
1. 使君:汉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地方长官。
2. 赖:依赖,依靠。
3. 壮观:壮丽的景观。
4. 池:池塘,水池。
5. 二百年:这里是虚指,表示很长时间。
6. 无此作:没有这样的作品。
7. 两三人:这里是虚指,表示少数人。
8. 有谁知:有人知道。
9. 鱼应变化垂天翼:鱼应该会变化出巨大的翅膀。
10. 鹊不经营堕地枝:喜鹊不会因为经营而堕落。
11. 凤毛如得凤:形容人才难得。
12. 古来遭遇或同时:自古以来,人们的境遇或许会有相似之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朝散”,实际是在描述朝散后的轻松心情与美景共享的愉悦。首句“使君竟亦不能奇”即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工作辛劳的释怀,以轻松的心境面对生活中的琐事。紧接着的“赖有诗翁壮观池”则意味着诗人致力于诗词的创作,以此寻找生活的乐趣和心灵的慰藉。接下来的两句“二百年来无此作,两三人外有谁知”是诗人对自己的作品寄予厚望,期待着被更多的人所欣赏和认同。接下来两句“鱼应变化垂天翼,鹊不经营堕地枝”则描绘了诗人观察到的大自然景象,表达了生命应有的自由与舒展。最后的“况复凤毛如得凤,古来遭遇或同时”更是传达出诗人在自己的时代寻求知己的心情,同时暗示了自己的才华并不逊于古人,只是尚未得到恰当的赏识和发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朝散》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陆佃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年),正值北宋王朝的鼎盛时期。
陆佃自幼聪颖好学,曾跟随王安石学习。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先后担任地方官吏和中央政府官员,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在官场斗争中,他曾遭受排挤,一度被贬谪出京。尽管命运多舛,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勤于文学创作。
在《朝散》这首诗中,陆佃描绘了早晨散步时看到的景色。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这首诗展现了陆佃在逆境中的坚韧品质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