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潘卿求内主令人挽章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潘卿求内主令人挽章二首 其一
择夫先筮嫁,年俯逮期颐。 周南弗墙面,班诫克刑仪。 陔兰冀丰养,中馈失扶持。 恻慨百金诔,君文亦汉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苏籀"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或者相关信息不足。如果你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选择夫君要慎重占卜婚事,年岁已近古稀之年。 在周南之地墙下恍若无人,遵循家训克己守礼。 期待兰花茁壮生长,家中却缺少关怀支持。 悲痛难忍百金哀悼,您的文章如同汉代的石碑。
去完善
释义
1. "择夫先筮嫁":意为选择丈夫应该要先占卜一下看看是否适宜婚嫁。这里的"筮"是占卜的意思。 2. "年俯逮期颐":意思是年龄已经接近一百岁了。其中"期颐"指一百岁。 3. "周南弗墙面":此句引用了《诗经·周南》的典故,意味着没有达到庄重的礼仪标准。"弗墙面"在此诗中是谦辞,意为自己不能登堂入室,有所欠缺。 4. "班诫克刑仪":此句引用了《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中的故事,告诫要克制自己的行为,遵循礼仪制度。 5. "陔兰冀丰养":此句中的"陔兰"指的是《毛诗·小雅·鹤鸣》,意味着期望子孙后代能得到丰富的养育。 6. "中馈失扶持":意思是家中失去了料理家务的人,"中馈"指的是家中饮食之事,一般由主妇料理。 7. "恻慨百金诔":"百金诔"是指价值连城的悼词。 8. "君文亦汉碑":"君文"是对潘卿文章的尊称,"汉碑"则是指汉代的石碑,此处把潘卿的文章比作汉代的石碑,有很高的评价。
去完善
赏析
《潘卿求内主令人挽章二首 其一》赏析: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苏籀的一首挽章诗。诗中以“择夫先筮嫁”开篇,表达了女子在选择婚姻时的慎重态度。紧接着的“年俯逮期颐”则是对这位女子的敬意和赞美,用年迈的她作为生命的象征,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周南弗墙面”和“班诫克刑仪”则以典故讲述女子的美德。前者引用《诗经·周南》中的故事,传达出女子的智慧和高尚品质;后者则引用了汉代学者班昭的家训,强调女子的礼仪和教养。 “陔兰冀丰养”一句则是表达了对女子在家庭中付出的赞美,以及对她赡养家庭的期望。而“中馈失扶持”则传达了诗人对失去这样一位贤内助的痛惜之情。 最后两句“恻慨百金诔,君文亦汉碑”则是诗人对挽章的评价和赞美。他用“恻慨”来形容这篇挽章的情感表达,用“百金诔”来比喻其价值,并用“君文亦汉碑”来高度评价这篇文章的艺术成就,如同汉代的石碑一样,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潘卿求内主令人挽章二首 其一》,是宋朝诗人苏籀在公元1057年所创作的。 这一年,苏轼步入了官场,成为了监官院的常任秘书,负责起草公文和政令。他的弟弟苏辙也在同年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进士,从此走上了政治生涯。而他们的父亲苏洵则在这一年去世,兄弟二人因此中断了在京城的宦途,回到家乡眉山守丧。 在这段时间里,苏轼和苏辙开始广泛阅读经典文献,尤其是诸子百家的著作,这为他们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同时,他们也受到了儒家学说的熏陶,形成了一套独立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这些思想和见解在他们的诗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他们的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在这个背景下,苏轼创作了这首诗。他以委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既是对亡者的悼念,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充满了深沉的感情和哲理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