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引
陇西之野龙驹骧,追风脇月坤为裳。
竚云亭亭广颡直,夹镜炯炯双瞳光。
饭以玉山禾,饮以瑶池浆。
自成骨格异赭白,活出神采遗玄黄。
三千牝,十二闲,俛视但觉皮毛凡。
饮江曾濡六辔湿,致远又逐双旌扬。
牧则在坰野,贡则归天潢。
写图仍上穆天子,跛蹩但笑群觝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遥远的陇西之地,骏马奔跑如飞翔。它们披着月亮的光辉,如同宇宙星辰的衣裳。这些马站立时,头高昂而宽广;奔跑时,眼睛炯炯发光,仿佛能看破黑暗。它们吃的是天山上的稻米,喝的是西王母的琼浆。它们的骨架与众不同,如同天地间最优美的图画,它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充满了神秘的力量。这里有三千匹母马,只有十二匹得到休息。低下头来看,所有的马都显得那么平凡无奇。这些马饮水时,缰绳都湿了;跑远时,两边的旗帜都在飘扬。它们在山野中自由奔跑,一旦需要就立刻来到皇帝的身边。它们的形象被画在了穆天子的画上,那些普通的马只能看着它微笑。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天马引》是宋代诗人吴泳创作的一首描绘马的诗。诗中赞美了马的优秀品质和矫健身姿,如"陇西之野龙驹骧,追风脇月坤为裳"和"竚云亭亭广颡直,夹镜炯炯双瞳光"等句,展现了马的卓越风采。同时,诗人还描绘了马的非凡经历,如"饭以玉山禾,饮以瑶池浆"和"写出穆天子,跛蹩但笑群抵羊"等句,表达了马的尊贵地位。全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马引》是南宋诗人吴泳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宋理宗时期(1225年-1264年),当时正值南宋末年,金人南侵,中原沦陷,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士气低落。
吴泳出身贫寒,但由于勤奋好学,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历任县尉、主簿等职,最后成为尚书郎。在担任官员期间,他敢于直言,屡次上疏谏言,提倡改革时政,关心民生疾苦。然而,他的意见并未被采纳,反而受到排挤和打压,最终被贬为地方官。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腐败无能,政治黑暗,民生困苦。吴泳作为一位正直的士人,对国家的现状感到忧虑和痛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词,以抒发心中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