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标题包含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王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的主张暂时未被采纳,但请不要认为世间缺少真正懂得你的人。
去完善
释义
吾谋:我的计策或抱负;知音:理解自己心意的人。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劝慰为主,情感真挚且深沉。开篇点明时代背景,强调“圣代”之下,贤能之士皆应有所作为,但随即转入对綦毋潜个人遭遇的理解与同情。“东山客”“采薇”等典故巧妙运用,既展现了綦毋潜的高洁品格,又暗含对其选择归隐的尊重。中间部分通过描写旅途景象,如“江淮度寒食”“远树带行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同时增添了画面感。 最后两句尤为动人,“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不仅宽慰了綦毋潜,更升华了主题——即使仕途失意,也不要怀疑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绵长,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特有的温润与雅致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此时的唐朝国力强盛,社会繁荣。然而,科举制度尚未完全成熟,选拔官员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士子为了追求功名,不得不历经磨难,甚至付出一生的努力。 在这首诗中,王维以友人的身份,安慰了落第的綦毋潜。虽然他没有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但人生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他可以从这次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努力提升自己,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情谊,以及对人生得失的豁达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