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芗林堂帖

标题包含
观芗林堂帖
功名落落俟天时,险阻艰难定汉基。 老子挂冠从早岁,诸公颂德尽良规。 既知中夏驰清誉,合去芗林赋好诗。 事到百年方始定,晴窗细与拂乌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侃,字直夫,号南湖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张浚是南宋的名臣,曾担任宰相一职。 张侃在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成就和荣誉需要等待时机,艰难险阻奠定国家的根基。 我早早地辞官退隐,大家称赞我的美德遵循良好的规矩。 既然我知道中国的优秀声誉,我就应该在美好的地方尽情赋诗。 事情到了一百年的历程才会稳定,在晴朗的窗户下仔细梳理思绪。
去完善
释义
1. 挂冠:辞官,这里指告老还乡。 2. 中夏:指中原地区。 3. 晴窗:阳光照射的窗户。 4. 乌丝:毛笔。
去完善
赏析
《观芗林堂帖》是一首描绘作者观看字帖的感悟的诗。诗人以“功名落拓”开篇,表现出他并不急于追求功名利禄,而是等待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同时,他提醒读者,要想在困难时期建立稳定的根基,需要经历无数的曲折和艰难。 接着,诗人提到了自己的早年辞官以及一些正直的官员。这些人物都在各自的领域恪守着良好的道德规范。 随后,诗人提到对于国家的热爱使他想要通过诗歌来赞美这片土地。这里表明了诗人的文人情怀以及对国家深深的责任感。 最后,诗人用"事到百年方始定"一句提醒我们,很多的事情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会看到结果。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耐心,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用“晴窗细与拂乌丝”这一句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出作者从容的心态和对未来的信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芗林堂帖》是南宋诗人张侃于淳熙年间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当时南宋王朝在与金国的斗争中逐渐走向衰败,外部政治局势严峻,社会矛盾重重。在此背景下,张侃不仅关注国家的命运,同时也对个人的生活和人生理想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张侃本人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他在年轻时曾尝试通过科举步入仕途,然而科举失利让他对功名产生了动摇。此时,他逐渐转向了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并关注民间疾苦,以此寻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淳熙年间,张侃的父亲去世后,他在家乡守孝期间,接触到了父亲生前收藏的珍贵字帖,激起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浓厚兴趣,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观赏书法名帖的诗篇。 在这首诗歌中,张侃通过对芗林堂帖的欣赏,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尽管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张侃依然坚信文化传承的力量,希望通过艺术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