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浅沙
故山岂不好,萧寺亦堪居。
作意多成碍,无心始自如。
钟鱼饱香积,枕簟熟华胥。
但惜诗成后,旁无阿买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所以山中的生活并不好,寺庙里也勉强可以居住。
有意去做很多事情会成为阻碍,无所求的时候才能自由自在。
寺里的钟声和鱼儿都很满足,枕头凉席在华胥之境中逐渐成熟。
可惜我写完这首诗之后,旁边却没有给我评价的人。
去完善
释义
《留浅沙》:
1. 故山:指诗人故乡的山。
2. 萧寺:指佛寺。
3. 作意:有意为之,故意做作。
4. 碍:阻碍。
5. 无心:没有意念,顺其自然。
6. 始自如:才能自由发挥。
7. 钟鱼:钟声。
8. 香积:香积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南部的庐山中部,以景色秀丽而著名。
9. 枕簟:枕头和竹席,泛指卧具。
10. 华胥:梦境,寓言。
11. 但惜:只惋惜。
12. 阿买:暗含作者对友人的称谓。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律诗,诗人以宁静、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恬静的画面,表达了他的归隐之志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人认为,原本的山居生活很美好,即使是寺庙也值得一居。而在这样的生活中,有意去做很多事情反而会受到束缚,只有顺其自然才能得享自由。诗人还通过描绘寺院里的钟声、鱼儿和僧人的日常活动,以及自己躺在竹席上聆听音乐的情景,表达了他在这宁静环境中的满足和快乐。然而,诗人也感到一丝遗憾:当他创作诗歌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懂得欣赏的人。这首诗充分展示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宁静与自得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人理解的孤独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留浅沙》是南宋诗人裘万顷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40年至1208年之间。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作为爱国志士的裘万顷,他忧国忧民,关心民间疾苦,致力于诗歌创作,以表达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和关怀。在这段时间里,裘万顷的遭遇也非常坎坷,他曾多次被贬谪,甚至流放到边远地区。这些人生经历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沉痛、悲愤和深沉的情感。
《留浅沙》这首诗正是裘万顷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他以浅沙为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浅沙虽然短暂,但它也会留下痕迹,就像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也会在历史上留下足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反思,也体现了他深沉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