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乐 其三 送神理安曲
飙轮戾止,光烛灵坛。金奏绎如,白露漙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飙轮:迅速旋转的车轮。
戾止:到达,来到。
光烛:光明照耀。
灵坛:祭神的坛台。
金奏:用钟磬等乐器演奏的音乐。
绎如:连续不断的样子。
白露漙漙:指露水凝聚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本词描述了神灵降临的情景:“飙轮戾止,光烛灵坛”两句形象地描绘出神灵驾临的场景,犹如疾风中的车轮,光芒照亮祭坛。接下来的“金奏绎如,白露漙漙”则是形容音乐演奏的美妙和氛围的庄严,“金奏”即指用金属制作的乐器所演奏的音乐,“绎如”表示连绵不绝,而“白露漙漙”则暗示了初秋时节,天气微凉,露水湿润,更加突显了祭祀场合的庄严肃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太常乐 其三 送神理安曲》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杨亿(974-1020年)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99年前后,正值宋真宗时期。
在这个时期,北宋经历了宋太宗和宋真宗两朝的治理,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文人学士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杨亿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之一,不仅主持编纂了著名的《册府元龟》,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担任了翰林院学士、左谏议大夫等重要职务。
在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下,杨亿表达了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国家稳定的期盼。通过描绘宫廷音乐的庄严氛围,表达了人们对神明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国家平安、百姓安居乐业的祝愿。这首词展现了北宋初年的政治风貌和文化底蕴,是宋代文人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