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日

标题包含
秋日
芙蓉未拆桂香浮,落日西风鴈过楼。 一雨空阶深夜滴,十分秋是十分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芙蓉盛开桂花飘,夕阳西下雁过楼。 秋雨洒满深夜里,浓烈的秋天是浓烈的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芙蓉:指荷花,此处借指秋天。 2. 拆:分散,这里指荷花凋谢。 3. 桂香浮:指桂花香气四溢。 4. 落曰西风:夕阳西下的景象,表示傍晚时分。 5. 雁过楼:大雁飞过楼阁,比喻季节更替。 6. 一雨:一场秋雨。 7. 空阶:空旷的台阶。 8. 十分秋:指深秋时节。 9. 十分愁:形容极度的忧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秋日》诗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景象和诗人所感受到的浓重的哀愁。首句“芙蓉未拆桂香浮”描述了荷花(芙蓉)尚未凋谢,桂花飘香,点出了秋天的时节;而“落日西风雁过楼”则表达了夕阳西下、秋风萧瑟之际,大雁飞过高楼的场景。这样的画面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秋天意境。 接着,诗人用“一雨空阶深夜滴”形容秋雨在寂静的夜晚敲打着台阶,让秋天的氛围更加浓厚。最后一句“十分秋是十分愁”中,诗人将“十分秋”与“十分愁”紧密相连,表现出他心中难以名状的忧愁感。这种情感或许与眼前的秋景密切相关,也可能源于诗人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日》是南宋诗人俞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中原失陷,南宋偏安江南一隅。在这期间,俞桂经历了战乱流离,他的诗歌创作往往反映出时代的离乱和人生的感慨。 俞桂,生卒年不详,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地方官吏,曾任福建莆田县丞,主管文学和艺术事务。在他的任期内,他目睹了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和民生困苦,这使得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秋日》这首诗中,俞桂通过对秋日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战乱离散的痛苦回忆。同时,他也传达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这首诗歌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