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怀秀堂
莫教满地长莓苔,杖屦从今日日来。
曲径要随松巷转,柴门须对石桥开。
墙头花木因时种,案上图书任意堆。
幸有林泉可投老,忍将双脚踏尘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要放任杂草丛生,我每天都想来这里散步。
沿着松树遮掩的小路转弯,进入用木头制成的门,门前有一座石桥。
房屋周围的花木应根据季节种植,书架上的书籍可以随意摆放。
幸好这里有山林泉水相伴到老,哪还能忍受再踏上世俗的尘土呢。
去完善
释义
1. 裘万顷:南宋诗人
2. 题怀秀堂:诗的题目,意为在怀秀堂写下的诗篇
3. 莫教满地长莓苔:莓苔,指青苔;不要让人满地都生长出青苔
4. 杖屦:手杖和鞋子,此处指行走
5. 从今日日来:从今日起天天来这里
6. 曲径要随松巷转:曲径,曲折的小路;松巷,松树成荫的小路;转,转折,弯曲
7. 柴门须对石桥开:柴门,用柴禾制作的简陋门;石桥,用石头搭建的桥梁;开,打开
8. 墙头花木因时种:墙头,墙边;花木,花草树木;因时,按照时令,适时
9. 案上图书任意堆:案,书桌;图书,书籍;任意,随意,不受约束
10. 幸有林泉可投老:幸有,幸运的是拥有;林泉,树林中的泉水,代指隐居的地方;投老,辞官归隐
11. 忍将双脚踏尘埃:忍将,怎忍心让;双足,双脚;踏尘埃,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题怀秀堂》是裘万顷隐居生活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歌通过描述怀秀堂周围的环境和布置,展现了一幅远离世俗纷扰的田园风光图。诗人主张亲近自然,把花草树木种植在墙上,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他提倡摆脱尘世的纷扰,专心读书,享受山林泉水的静谧生活。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给人以恬静宜人的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怀秀堂》是南宋诗人裘万顷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9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代,中国历经战乱,国家积贫积弱,百姓生活困苦。诗人裘万顷一生宦途多舛,曾担任过县令、国子监主簿等职位,但屡遭贬谪。他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前途,诗歌中常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
在这首诗中,裘万顷以怀秀堂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他通过描绘田园风光,表达了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