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踏上通往西州的旅途后,不应再回首过往,更不要因思念我而泪湿衣衫。
去完善
释义
西州路:传说中通往理想之地的道路;沾衣:泪水沾湿衣襟。
去完善
赏析
全词以自然景观开篇,通过描写钱塘江潮的涨落,引出对于时间流逝与人事变化的深沉思考。上阕由眼前景色触发历史兴亡之感,但随即转入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白首忘机”四字尤为点睛,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哲学。
下阕则转入具体回忆,描绘西湖西畔的秀丽风光,并借此强调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最后两句展望未来,既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又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离别的不舍。整首词语言优美流畅,意境开阔深远,既有豪放派的洒脱,又兼具婉约派的细腻,堪称苏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人生的晚年阶段,大约在宋哲宗元祐年间。彼时东坡先生历经宦海沉浮,从黄州贬谪归来后,又几经起落。他深感官场险恶,对世事有了更深的体悟。此词是写给友人的一首赠别之作,借景抒情,以钱塘江潮的来去喻人生聚散,表达了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此时的东坡已臻化境,既有"白首忘机"的旷达,也流露出对知音难再的淡淡惆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