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安源院

标题包含
安源院
施田乐贰卿,读书吴吏部。 石迹犹可寻,青山亦如故。 春深笋蕨香,岁熟仓箱富。 坐久遂忘归,更问钟山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田野里尽情欢乐的村民们,把书读给那位来自苏州的地方官吏。 石头上的痕迹依然存在,青山依旧不改容颜。 春天来临,竹笋和蕨菜散发着清香;丰收之年,粮仓满溢富饶富足。 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流连忘返,忘了回去;再问问通往钟山的路在哪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安源院:古代地名,具体地点不详。 2. 施田:古代地名,具体地点不详。 3. 乐贰卿:可能是指古代的官员或者地方名士。 4. 吴吏部:古代官职名称,这里可能指的是在吴地的官员。 5. 石迹:指古代石刻遗迹。 6. 青:山名,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岳麓山的最高峰。 7. 笋蕨:竹笋和蕨菜,这两种植物都富含营养,古人常食用。 8. 春深:春天深入的季节,一般指农历四月。 9. 岁熟:一年丰收的时候。 10. 仓箱:古代用来装粮食和其他物品的容器。 11. 钟山路:古代地名,具体地点不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安源院游历的所见所闻,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安详的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流露出了一种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施田乐贰卿,读书吴吏部”,展现了诗人弃官归田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虽然不再为官,但在乡间从事农耕的乐趣依然使他感到快乐,就像当年在朝廷做官一样。 颔联“石迹犹可寻,青山亦如故”,写的是诗人在安源院看到的景色。虽然时过境迁,但石碑遗迹依然存在,青山依旧美丽如初,这似乎也在提醒着诗人过去的历史和经历。 颈联“春深笋蕨香,岁熟仓箱富”,描绘的是春天来临,竹笋和蕨菜散发出的香气弥漫整个田野;到了丰收的季节,仓库里的粮食充足,这表明诗人所在的乡村生活富裕,人民安居乐业。 尾联“坐久遂忘归,更问钟山路”,表现了诗人沉浸在美好的乡村生活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甚至想要一直在这里居住下去。这里的“钟山路”可能是指诗人家乡的某条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安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安源院》是何异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所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当时正值唐朝盛世,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安定和谐。然而在这表面的繁华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危机。诗人何异生活在这个时代,亲身经历了朝廷的腐败、权臣的争斗以及民众的疾苦。他在《安源院》这首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时代的沧桑变化,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