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笥山邓仙
有怀霁月光风度,出宰青山绿水乡。
羽檄交驰公事了,一铺真画一炉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心中有如雨后月夜的明朗与静谧,于是选择来到这青山绿水的美丽之乡担任地方官。忙碌的公务如同飞驰的文书,虽然繁忙却难掩身处美景的心情。眼前的一切仿佛是一幅活灵活现的画,一片真心尽在这袅袅香气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玉笥山邓仙:“玉笥”指道家修炼的场所,这里指代邓仙隐居的地点;“邓仙”指东汉末年著名隐士邓晨。
2. 何异:与什么相似。
3. 霁月光风:形容人的品质和风度。
4. 出宰:指从政为官。
5. 青山绿水乡:指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
6. 羽檄:古代军事文书,用于紧急调动军队。
7. 交驰:相互传递。
8. 公事:公务。
9. 一铺真画一炉香:指宁静的生活场景,用以表现诗人的理想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优雅、宁静的生活的向往。首句“有怀霁月光风度”描绘了诗人心目中的理想境界,月光如水,如洗的天空给人一种明净的感觉,这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氛围。次句“出宰青山绿水乡”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环境的美好,青山绿水之间,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第三句“羽檄交驰公事了”则描写了诗人现实生活的忙碌状态,公务繁重,尽管艰辛,但他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理想,保持内心的宁静。最后一句“一铺真画一炉香”是对诗人心境的概括,他沉浸在艺术的世界中,从中获得心灵的慰藉。总的来说,这首诗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懈坚持的完美结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笥山邓仙》是何异的传世之作,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末五代时期,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何异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他在《玉笥山邓仙》中,通过描绘邓仙的传奇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由于身处乱世,他们的诗作多带有浓厚的悲凉气氛和忧国忧民的情感。何异的这首《玉笥山邓仙》也是如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邓仙这位传奇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借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