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华山

标题包含
大华山
地灵推宝盖,奇崛跨三州。 帝座联枢极,星躔值斗牛。 江南夸绝胜,仙伯揖浮邱。 旧观依山脚,崇坛冠岭头。 怀哉二真意,特地一时留。 争谓神丹熟,谁知瑞气浮。 妄传异人气,遽遣老臣收。 云外尝交战,风前枉运筹。 利锋皆瓦砾,勇锐失貔貅。 歛帜惊逋伏,还兵敢逗遛。 桂司归内府,芝检动前旒。 遗镞砮牙细,缠滩马迹稠。 一承丹凰诏,双拥翠云裘。 功满三千行,神参八极游。 后先鸾与鹤,乘跨虎兼虬。 仙乐宣新响,文枰化故楸。 玄坛开豁敞,紫洞锁深幽。 鸡豢余空窦,龙投按旧湫。 斩妖留血树,化石望仙舟。 鹅垍晴飞雪,茶凹暑挟秋。 退心披峻岭,浄手掬寒流。 石锐矛头似,山长剑脊侔。 路危行九曲,台险过三休。 灵药从人乞,薰炉足意谋。 三庐腾瑞相,五岳记真游。 雷电归驱使,云天托庇庥。 遗踪难纪载,著句欠旁搜。 四万八千岁,五城十二楼。 近疑连绛阙,远想接沧洲。 招隠仙翁意,吾簪此可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富饶之地孕育着宝藏,广袤江山横跨多个州郡。 在这至尊之位,星空闪耀在斗牛之间。 江南美景堪称绝胜,仙人纷纷拜访名山。 古建筑依山傍水,壮观的高坛直耸山头。 心怀敬仰之情,体验神仙留下的痕迹。 谁能料到,这里弥漫着祥瑞之气。 有传闻称此处乃高人云集之地,令人向往。 岁月沧桑,曾经的传奇故事至今仍然流传。 过去的英勇与机智已不再,现如今的竞争局面早已改变。 勇猛的军队如今如同乱麻般散沙,昔日的勇士已经离去。 收起旗帜,惊讶地发现敌人早已溃败;立刻收拢部队,准备迎敌。 荣誉和权力重归皇室,预示着崭新的开始。 即使遗留的遗迹斑驳陆离,但充满神秘气息。 受皇帝召见,带着一身殊荣与权贵,共同商议国家大事。 宫廷之中音韵悠扬,宛如天籁之音;棋局变幻莫测,犹如金戈铁马。 殿堂宽敞明亮,充满庄重威严;紫藤掩映下的古洞深邃悠远。 神鸟凤凰翱翔蓝天,气势磅礴;苍龙探海翻江倒海,威力惊人。 珍稀草木赏心悦目,炎炎夏日带来清凉的感觉。 艰难险阻让人无所畏惧,披荆斩棘。 山脉蜿蜒起伏,好似利剑闪烁光芒。 道路险阻如迷宫,仿佛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追寻自然之美,探索无尽神奇;熏香馥郁,暖人肺腑。 时光荏苒,英豪的事迹成为千古佳话;山川依旧,铭记着真实的传奇之旅。 承受雷电风雨洗礼,展示超凡脱俗的气概;巍峨高峰之下,寄托众生期待。 这里的过往难以尽数,渴望抒发却无辞藻可以形容。 时间恍若永恒,美梦不断滋长;金陵城中,琼楼玉宇如梦如幻。 远处似乎连接着天宫,远方思忖着那片海市蜃楼。 诚心诚意向仙人请教,戴上御赐的头冠,一往无前。
去完善
释义
《大华山》何异 地灵推宝盖:华阴地区以“关西第一胜地”闻名,这里有着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道教圣地——华山,因为中华大地也被誉为“宝盖”之地。 奇崛跨三州: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市境内,北瞰黄河,南倚秦岭,地处陕、晋、豫三省交界处。 帝座联枢极,星躔值斗牛:华山被认为是中国著名的“风水宝地”,帝王的宅第与天枢相接,星象盘桓在银河之中。 江南夸绝胜,仙伯揖浮邱:这句话的意思是:江南的人们对华山的奇特景色赞不绝口,仙人向游客举杯致意。 旧观依山脚,崇坛冠岭头:古时的道场建于山脚下,而宏伟的祭坛则建在山顶之上。 怀哉二真意,特地一时留:这里的“二真”指的是道教中的真人,他们怀揣着神仙的真谛,选择在这里停留片刻。 争谓神丹熟,谁知瑞气浮:这里的意思是人们都以为炼制好的神丹已经熟透,却不知瑞气已先一步溢出。 妄传异人气,遽遣老臣收:无端传说出现异人的消息,皇帝立刻派遣朝中重臣前去查询。 云外尝交战,风前枉运筹:勇士们在云端之外开始战斗,决策者在风中徒劳地策划战术。 利锋皆瓦砾,勇锐失貔貅:利刃成了破旧的瓦片,勇敢的士兵失去了他们的勇气。
去完善
赏析
《大华山》:以奇幻笔法描绘华山险峻、神秘之美,展现了中华民族对大自然和神话的独特理解及想象力。诗人通过描述华山的奇特风貌,展现其作为神山仙境的神秘与奇异,同时赋予诗画般的意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华山》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50年左右,此时杜牧任华州刺史,负责管理当地的政务。这段时间对于杜牧来说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时期,他在公务之余经常游览华山,领略华山的壮丽景色。 在唐朝晚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壮大。然而华州地区相对稳定,这使杜牧有机会专注于文学创作和游山玩水。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华山的雄伟险峻,表现了作者的壮志豪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从时代背景来看,唐朝晚期虽然社会动荡,但文化艺术仍然保持着繁荣的态势。杜牧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文人墨客,他的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而著称,深受后世喜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