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喜陆少监入京

标题包含
喜陆少监入京
昔人思李杜,长恨不相随。 遥寄有刘白,同吟惟陆皮。 物睽终必合,句妙却难追。 试问长安陌,何如灞岸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很久以前的人们,常常遗憾无法与李白和杜甫生活在同一时代。 虽然相隔遥远,但有刘禹锡和白居易可以一同欣赏诗歌,只有陆机能够与他们一起吟咏。 生活中看似远离的事物,最终总是能交汇在一起;但诗歌中的妙句,却是难以追及的。 试问在长安的街头巷尾,又怎能比得上当初在灞水河畔的时光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陆少监:指陆佃,宋代官员。 2. 李杜: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3. 刘白:指刘禹锡和白居易,二人皆为唐代著名文人,时常一起作诗唱和。 4. 陆皮:指陆佃的诗才。 5. 物睽终必合:意思是事物分离终究会重新聚合。 6. 灞岸: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这里代指长安。
去完善
赏析
《喜陆少监入京》赏析: 诗中提及古人思念李杜,惋惜不能与他们一同生活。诗人遥想当年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共吟的场景,同时也赞美了陆少监的才情。诗人感慨世间万物离别后终究会重逢,而美妙的诗句却难以再续。最后,诗人提问:长安繁华的街道,与昔日灞桥岸边相比如何?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叹。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陆少监入京》这首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此时正值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繁荣的时期,但同时也是战乱频繁的年代,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军事压力。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作者姜特立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对自己民族的前途命运有着深深的担忧。他的人生际遇也颇富传奇色彩,早年曾遭贬谪,后又被重新启用。这样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朋友的真挚情感更加深厚。 在这首诗中,姜特立表达了对于挚友陆少监返回京城的喜悦之情。同时,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文人之间的情谊和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