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虞沧江赋梅 其五
吟成亟取夜钟敲,淡月笼窗昏晓交。
真态莫将形色看,当如相马得蒲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诗歌创作完成后,迅速拿出夜晚的钟声来敲击,淡淡的月光映照在窗户上,黄昏与黎明交织在一起。真正的美不需要关注形式和颜色,就像寻找理想的马匹,得到那如同棕榈枝般的品质。
去完善
释义
1. 虞沧江:此处指的是古人对梅花别称之一;
2. 和:指唱和诗,即跟原唱之诗相对应的作品;
3. 亟:表示急迫、立刻之意;
4. 夜钟敲:此处的“夜钟”应理解为夜晚的钟声或暗喻某种事物,与下文的“淡月笼窗”相呼应;
5. 真态:意为事物的本质特征;
6. 相马得蒲梢:此处用古代相马的比喻来评价梅花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梅花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理解和感悟。首句“吟成亟取夜钟敲”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通过夜钟的敲击声来表达自己对梅花的喜爱。接下来的“淡月笼窗昏晓交”描绘了梅花的形象,月光下,窗户上映照着梅花的影子,让人感受到梅花的清幽之美。
而后两句“真态莫将形色看,当如相马得蒲梢”则是诗人的深刻见解,他认为真正的美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色彩和形状,而应该像伯乐相马一样,发现梅花的内在品质和气质。这里的“蒲梢”指的是一种良马,诗人以此比喻梅花的高尚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和虞沧江赋梅 其五》是南宋诗人吴泳的作品。在公元1247年左右,也就是宋理宗时期,吴泳写下了这首赞美梅花的诗歌。此时,南宋王朝正面临着北方金国的侵略,国家局势紧张,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梅花成为了诗人寄托情感的载体,以其坚韧、独立的精神品质勉励自己,也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