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热行旌德山中不可车马步至凌氏林亭诗

标题包含
大热行旌德山中不可车马步至凌氏林亭诗
踞石休茧足,掬泉洗赪容。于何脱冠履,共指云外峰。翳彼园屋小,钩帘苍翠重。庭空燕雀乳,树老莓苔封。露泫过墙竹,风凄横涧松。欣然曲肱卧,鼻息春醅浓。推床上马去,孰是陈元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汪藻(1079年-1154年),字彦章,号浮溪居士,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南宋文学家、政治家。 汪藻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历任州县官职。后...查看更多
段大格格
去完善

译文
躺在床上休息时,用泉水清洗通红的面容。什么时候才能脱下帽子和鞋子,一起指向远处的山峰呢?那里的小房子隐藏在绿树之间。打开窗帘,满眼都是苍翠的重山。院子里的小鸟在哺育雏鸟,老树上长满了苔藓。露水滴在围墙边的竹林上,风声使横在溪流上的松树显得更加孤寂。很高兴能够枕着胳膊躺在这里,呼吸着春酒般浓郁的空气。然后翻身起床,骑上马儿离去,谁又会成为下一个陈元龙呢?
段大格格
去完善
释义
1. 行旌:出行时所打的旗子,这里借指出游的人。 2. 旌德:今安徽泾县西南。 3. 凌氏林亭:可能是旌德的一处园林。 4. 茧足:丝绸上的纹路,这里比喻山路崎岖。 5. 赪容:红晕的脸色。 6. 冠履:帽子和鞋子,这里指代全身的穿戴。 7. 翳:遮蔽,这里指园林幽深。 8. 曲肱卧:弯着胳膊躺着,形容自由自在的状态。 9. 春醅:春天的酒,这里指美酒。 10. 陈元龙:即陈登,字元龙,三国时期魏国人,以豪饮著称。
段大格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汪藻在山中漫游时,与友人共同欣赏自然风光的情景。开篇便以“踞石休茧足,掬泉洗赪容”描绘出诗人在山间的闲适生活。接下来,诗人通过“于何脱冠履,共指云外峰”展现了与朋友共赏美景的乐趣。 诗人接着描述了周围的环境:“翳彼园屋小,钩帘苍翠重。庭空燕雀乳,树老莓苔封。”虽然房屋略显简陋,但周围的景色却是如此的优美。庭院中的燕雀欢快地嬉戏,树上的莓苔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更是通过“露泫过墙竹,风凄横涧松。”表现出自然环境的生动形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美丽的山水之中。最后,诗人以“欣然曲肱卧,鼻息春醅浓。推床上马去,孰是陈元龙。”表达了自己在山间生活的愉悦和对友人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山间宁静、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段大格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热行旌德山中不可车马步至凌氏林亭诗》是南宋诗人汪藻在热天出行时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8年左右,当时南宋政权刚刚建立,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仍有不少地方战事频发,民生疾苦。 汪藻本人曾任南宋朝廷高官,但由于对朝廷腐败和权臣当政的不满,他辞官回乡,在山林之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在这种背景下,诗人从山中的清凉世界,联想到国家和社会的矛盾,抒发内心的忧虑和感慨。 在诗人的描述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炎热天气带来的困扰,还能体会到当时社会动荡、民生艰难的现实。而诗人对凌氏林亭的赞美,也反映出他对宁静生活、田园风光的向往。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这是诗人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段大格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