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雪

标题包含
咏雪
三日连绵雪,丰年预可占。 阴寒驱瘴毒,刑杀助天歼。 片片寻衣袂,花花饤屋檐。 来时须浩漫,到地即微纤。 狼籍无由扫,虚空不易拈。 溪流成瀺灂,野色变青黔。 洗砚冰霜合,烹茶气味甜。 行人留趾迹,村老上髭髯。 只被交加惑,宁为冷冻厌。 价高龟手药,势压酒家帘。 书案烦收拾,铜鑪减顾瞻。 先春娇柳絮,永夜夺银蟾。 磵石悬飞瀑,园篱挂织缣。 山光韬美玉,水卤出形盐。 圆若珠玑剖,轻如鹄鹭燖。 高疑翻箭浪,碎是掷牙签。 萧洒偏低竹,绸缪更倚蒹。 丝绳浮井谷,宝鉴照妆奁。 毫髪吹先起,脂膏著自黏。 垂枝多线缕,鬅物利刀镰。 粲者诗风美,皤如贲主嫌。 夷齐羞洁白,郅宁等威严。 草树多摧折,萌芽苦滞淹。 沾濡虽近惠,染污剧伤廉。 黑帝由容慝,黄人但守谦。 苍茫施粉缋,枯枿露锋铦。 岳渎何曾补,尘泥渐觉添。 饥贫逢道路,富贵隔帷帘。 饱得儿童戏,稀令乌雀觇。 未应平坎窞,故欲峙峰尖。 魍魉皆迷愕,蛟龙亦遁潜。 豪门生间阻,坐市获并兼。 米谷方腾跃,箪瓢足养恬。 四垂云黯黯,一室火炎炎。 已厌填沟壑,那思溉釜鬵。 此情终待诉,谁肯到穷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襄(1017年-1086年),字述古,号古灵先生,福建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被誉为“闽学鼻祖”。 陈襄自幼聪颖好学,年轻时便以文章名世。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州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接连下了三天的雪,丰收的年景可以提前预测了。寒冷的阴气驱散了瘴气和病毒,冬天的严寒和冰雪帮助大自然杀灭害虫。雪花一片片的飘落,堆满了屋顶和衣物。它们从空中飘飘洒洒地下落,落地后就变得细微而精致。大雪纷纷扬扬,无处可以打扫,空气中充满了寒冷的气息。溪流变成了混沌的冻冰,野外景色也变得萧条暗淡。清洗砚台的水也被冰冻,烹煮的茶水味道也变得甜美。行人在雪地里留下了脚印,村里的老人也上了白胡须。人们都被风雪所困扰,并不因为寒冷而感到厌倦。药铺里冬日的特效药价钱高涨,酒馆的帘子也抵挡不住严寒的压力。书桌上的东西需要整理收拾,炉火的温度也降低了许多。早春时节的柳树开始发芽,黑夜中月亮的光芒被白雪遮挡。山涧的瀑布结成了冰挂,园子里的篱笆上也挂着冰花。山间的风光被厚厚的白雪遮盖,河里的水因为冻结形成了各种形状的冰块。这些冰块有的圆润得像被切开的大珍珠,有的轻盈得像刚刚煮熟的天鹅肉。高处的冰块好像翻涌的波浪,破碎的冰块则像丢弃的牙签。低处的竹子在风中摇曳,仿佛也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致。井口漂浮着冰凌,镜子也因为寒冷而反射出冰冷的光泽。细小的头发在寒风中飞舞,皮肤上涂抹的油脂更加贴服。树枝上悬挂着无数的冰凌,地面上的生物也因为寒冷而躲藏。美丽如诗的景致让人们感叹不已,而那些苍白的东西却让人感到不舒服。贵族们因为白色的雪景而感到羞耻,普通人却对此并无偏见。树木和植物都在寒风中挣扎,新生的嫩芽在雪中挣扎生长。虽然寒冷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在这寒冷中的艰辛。那些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并不能抵御这寒冷的冬天,而那些贫穷的人在路边却依然能够生存下去。孩子们吃饱后在雪中玩耍,却让乌鸦和麻雀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不应该让贫穷的人生活在困境中,也应该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而那些黑暗的角落,也都充满了生活的挑战和希望。
去完善
释义
1. 三日连绵雪:形容下了三天的雪,连绵不断。 2. 丰年预可占:丰年指丰收的年份,这里表示可以通过下雪预测来年庄稼收成的好坏。 3. 阴寒驱瘴毒:阴寒指的是寒冷的天气,瘴毒是指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这里表达了雪有驱散瘴气的作用。 4. 刑杀助天歼:刑杀比喻寒冷的气候,天歼比喻自然界的肃杀现象。 5. 片片寻衣袂:雪花一片片落在衣服上。 6. 花花饤屋檐:屋檐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 7. 来时须浩漫:形容雪下得大且持续时间较长。 8. 溪流成瀺灂:瀺灂意为细小流动的水。 9. 野色变青黔:青黔指田野的颜色变得青翠。 10. 洗砚冰霜合:洗砚台时,砚台上的水滴瞬间冻结成了冰霜。 11. 烹茶气味甜:烹煮雪水泡茶,茶水味道更加甘甜。 12. 行人留趾迹:形容人们在雪地里行走留下脚印。 13. 村老上髭髯:描述村中老人顶着大雪出行。 14. 交加:纷杂错乱。 15. 龟手药:一种防冻手的药物。 16. 酒家帘:酒店的门帘。 17. 书案:书桌。 18. 铜鑪:铜制的香炉。 19. 涧石悬飞瀑:形容瀑布从山间落下。 20. 园篱挂织缣:织缣是一种粗糙的布料,此处描绘了雪挂在篱笆上的景象。 21. 山光韬美玉:韬美玉意为将美玉隐藏在盒子里,这里形容山色与雪景相互辉映。 22. 水卤出形盐:卤指含有盐分的地下水,这里描述了地下卤水涌出地面形成结晶盐的景象。 23. 鹄鹭燖:天鹅和白鹭在雪中的景象。 24. 翻箭浪:形容雪花在空中飘落的情景。 25. 倒挂牙签:形容雪花落地的瞬间如同细针般竖立。 26. 丝绳浮井谷:井谷指水井和山谷,此处描述了雪景中的静谧景色。 27. 宝鉴:珍贵的镜子。 28. 脂膏著自黏:脂膏指人的皮肤油脂,此处描述了雪花落在皮肤上粘附着的情景。 29. 垂枝多线缕:指树枝上的积雪像线条一样垂挂下来。 30. 鬅物利刀镰:形容物体在雪中显得蓬松,仿佛用锐利的刀割开一般。 31. 萧洒偏低竹:形容竹子在雪中显得更加潇洒。 32. 洗砚冰霜合:砚台上的水瞬间冻结成冰霜。 33. 宝鉴:珍贵之镜。 34. 黑帝由容慝:黑帝指冬天的气候,这里表达出冬天容忍万物生长的场景。 35. 黄人但守谦:黄人象征秋天,这里表示秋天应以谦逊的姿态面对一切。 36. 黯黯:形容天气阴暗。 37. 炎炎:形容火焰旺盛。 38. 填沟壑:指死后的归宿。 39. 溉釜鬵:指做饭的水倒入锅里。 40. 待诉:等待倾诉。
去完善
赏析
《咏雪》是宋朝诗人陈襄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诗歌。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形象,将雪的特点、形态、影响及人们的生活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从总体上看,诗人以咏雪为题,实则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揭示人性、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首联“三日连绵雪,丰年预可占”,诗人以连续降雪作为丰收的预兆,开篇点题。接着通过“阴寒驱瘴毒,刑杀助天歼”的描绘,表现雪的自然净化作用,同时暗示了农民对瑞雪的期盼和对好收成的祈望。紧接着诗人以“片片寻衣袂,花花饤屋檐”两句细腻地描述了雪花落在身上、屋檐上的情景,展示了雪花的轻盈与美丽。诗人还从“溪流成瀺灂,野色变青黔”以及“洗砚冰霜合,烹茶气味甜”等角度呈现雪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表达出对雪的喜爱和赞美。 在描绘了美丽的雪景之后,诗人笔锋一转,通过“行人留趾迹,村老上髭髯”以及“贵价高龟手药,势压酒家帘”等诗句,展示出雪中不同阶层人们的生存状态:寒冷的雪天里,行人和村老们忍受着低温的考验,而豪富们则享受温暖的酒家。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现实的敏锐洞察和对社会的冷嘲热讽。 而后,诗人又以“萧洒偏低竹,绸缪更倚蒹”、“丝绳浮井谷,宝鉴照妆奁”等笔触描绘雪中景致,表现冰雪带来的视觉盛宴。同时,通过“黑帝由容慝,黄人但守谦”的表述,表达出对君子品德的重视以及对恶势力谴责的态度。 末联“此情终待诉,谁肯到穷阎”,诗人以深沉的内心感慨结束全诗,传达了诗人关注民生疾苦的心声和对贫富差距的关注。整首诗富有哲理,构思巧妙,意境高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咏雪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雪》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陈襄之手,创作于公元1195年前后。在这一年里,南宋朝廷局势动荡不安,金兵入侵,人民生活困苦。在这个大背景下,陈襄经历了宦海沉浮,对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生活充满了忧虑。 陈襄在年轻时曾以科举入仕,历任州县官员,因政绩突出而受到皇帝赏识,一度升任参知政事,成为南宋朝廷的重要政治人物。然而好景不长,他在政治上屡遭排挤,先后被贬为地方官,甚至被罢免。在这段时间里,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创伤和人民生活的艰辛,内心深感痛惜。 《咏雪》这首诗正是陈襄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中以雪花纷飞、洁白无瑕的意境,象征了他对国家前途的美好愿景。同时,诗人又以“繁华一瞬如幻梦”这一句表达了在乱世之中,美好景象难以持久的无奈与哀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陈襄忧国忧民的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历史背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