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睡布袋

标题包含
题睡布袋
佛身广大遍虚空,收拾归来一衲中。 走入睡乡推未觉,只缘认得主人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侃,字直夫,号南湖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张浚是南宋的名臣,曾担任宰相一职。 张侃在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佛身的宽广大度无所不包,遍布整个宇宙空间,然而却能够被收束在一处衣衫之中。这就像我们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原本在广阔无边的梦境里游荡,最后却发现在家的床上安睡。这是因为我们认识到了那个永恒不变、始终如一的“我”。
去完善
释义
《题睡布袋》注释: 1. 题:题目的意思。 2. 睡布袋:比喻睡眠或休息的状态。 3. 佛身广大遍虚空:形容佛的身体广大无边,遍布整个虚空。这里的“佛”指释迦牟尼佛。 4. 收拾归来一衲中:将广大的佛身收拢在一袭僧袍之中。这里以睡布袋比喻僧袍。 5. 走入睡乡推未觉:形容人沉浸在睡眠或休息状态中,还没有醒来。 6. 只缘认得主人翁:只因为认识并了解自己的真实身份。这里的主人翁指的是修行者内心的自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睡布袋为题,形象地描绘了禅宗精神境界的空寂与宁静。首句“佛身广大遍虚空”描述的是佛陀的精神遍布整个宇宙,无边无际。次句“收拾归来一衲中”则将这种广阔的形象收敛到一个小小的僧袍之中,强调了禅宗主张的心性自如、万物自足的哲学观。第三句“走入睡乡推未觉”继续深化这一主题,表明即使是在睡眠这种看似无法控制的状态下,禅宗也能保持一种清晰的自我意识。而末句“只缘认得主人翁”则表达了禅宗认为真正认识到自己内在自性的人才是得以解脱的关键,这是一种对于人生真我的深刻领悟。整首诗深入浅出地表现了禅宗的思想内涵,展现出作者对于佛法的独特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睡布袋》是南宋诗人张侃创作的一首描绘动物习性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左右的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金朝和南宋并立的局势,民间百姓生活颇为艰辛。 在人生际遇方面,张侃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他的家族世代为官,他自己也曾担任过高官。然而,在动荡的时局下,张侃逐渐意识到功名富贵的虚妄,于是他辞官归隐,过上了一段平静而简朴的生活。在这段生活中,他观察到了许多生活中的细节,也感受到了自然界中的美好。 在时代背景方面,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经济相对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然而,金朝的不断侵犯也给南宋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民生疾苦,反思人生价值,寻求内心的安宁。这也为张侃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