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美人
秦女窥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墙头。
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女子看来,与男子相恋并不值得羞涩,她们会主动靠近对方,如同攀花赶蝶一般轻松自在。然而,她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早已注定,即便身上佩戴着预示生子的吉祥物宜男草,也逃不过嫁给一个喜欢远离家庭的男子,成为无依无靠的新娘。
去完善
释义
《题美人》:这是一首描绘女子情感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和隐喻,展示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1. 秦女:这里指代古代秦国的美女,可以理解为美女的代名词。
2. 不解羞:不害羞,表现出女子天真烂漫的性格。
3. 攀花趁蝶:意为追逐蝴蝶,在花丛中游玩。这里的“攀花”和“趁蝶”都用来形容女子的活泼可爱。
4. 宜男草:又名萱草,古人认为佩戴这种花草可以生男孩,这里指的是女子佩戴宜男草表明她期盼生子的心情。
5. 萧郎:本指梁武帝萧衍,后泛指才子、情郎。这里指女子的丈夫。
6. 爱远游:喜欢远游,意思是丈夫经常外出远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题美人》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她娇羞可爱,充满了生活的活力。首句“秦女窥人不解羞”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这位女子的天真无邪和率真自然,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次句“攀花趁蝶出墙头”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生活场景,她如蝴蝶般轻盈地在花丛中穿梭,展现了她的活泼与灵动。
三、四句“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则是对女子命运的感叹。尽管她胸前佩戴着象征吉祥的宜男草,但最终还是嫁给了喜欢远游的萧郎,这或许意味着她在爱情生活中并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这种淡淡的哀愁,给全诗增添了一丝沉重感,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丰富多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美人》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美之情。据历史资料记载,此诗为唐朝诗人于鹄所作,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750年左右。于鹄在当时颇有才名,他的诗歌作品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
这个时期正值唐朝中期,社会繁荣昌盛,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皇帝对文学艺术的重视和支持使得许多文人得以施展才华,于鹄便是其中一位。然而,在这个看似繁华的时代,实际上潜伏着各种矛盾和问题,如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人的人生际遇和诗歌创作。
尽管身处盛世,但于鹄的诗歌作品中却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在《题美人》一诗中,诗人通过对美人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这种情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诗人自身的人生经历有关。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还能体会到他在时代变迁中的感慨和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