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灵泉无我轩怀次山
幽轩著无我,居此合何人。
闻道东山隠,当时此地亲。
心源将止水,世事甚浮云。
今日寻遗迹,空余淡墨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幽静的屋子里感觉不到我的存在,这个地方适合谁居住呢?
听说到过东山的隐居生活,那时候我在这里亲身经历过。
内心如静止的水面般平静,世间的事务都像飘浮的云彩一样无关紧要。
今天去寻找当年的踪迹,只剩下淡淡的笔墨痕迹留存下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宿:过夜,住宿。
2. 灵泉:位于浙江宁波的灵泉寺。
3. 无我轩:灵泉寺内的一个轩馆名。
4. 怀:怀念。
5. 次山:唐代诗人元结的字,他是陶渊明的弟子,曾为道家隐士。
6. 幽轩:安静的轩室。
7. 著:写作。
8. 合何人:合适的人。
9. 闻道:听闻。
10. 东山:指元结隐居之处。
11. 隠:隐居。
12. 心源:内心的平静。
13. 止水:静止的水,喻指心境平和。
14. 世事:世俗的事务。
15. 甚:非常。
16. 浮云:飘浮的云,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17. 遗迹:遗留下来的痕迹。
18. 空余:只剩下。
19. 淡墨春:春天的景象用淡墨描绘出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蒲瀛在其游历灵泉无我轩时所作,主要表达了诗人在游览古迹时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感悟。首联描绘了无我轩的环境和氛围,暗示了在此居住的人应该具有超脱世俗的心态。颔联引用了东晋文人谢安的故事,以此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和对故地的眷恋。颈联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以及对世事的看法,表达了他对静心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蔑视。尾联则以“淡墨春”的形象描绘了今日寻找古迹的心情,含蓄地揭示了历史的长河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然物外的胸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宿灵泉无我轩怀次山》是蒲瀛在明嘉靖年间所创作。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蒲瀛遭遇了人生中的重大变故,他的好友次山不幸离世,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在这种悲痛的情绪下,他来到了灵泉无我轩,试图通过这里的美景来排解内心的哀愁。
明朝嘉靖年间,正值明朝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然而,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抒发心中的感慨。蒲瀛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和推崇。在这首诗中,他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灵泉无我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他逝去的好友次山的深切怀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