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严濑寄陆守务观
翰墨场中老伏波,挥毫快马下晴坡。
三年睿主思献纳,千里疲民頼抚摩。
潇洒郡斋方在望,飘摇征棹未能过。
拟求墨妙辉衡宇,应有黄庭换白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书法的世界里,有年老的伏波将军(形容书法技艺高超的人),他们挥洒自如,仿佛骏马飞驰在阳光明媚的山坡上。在过去的三年来,英明的君主一直在寻求贤能之人的建议与贡献;而千里之外的百姓也因为君主的慈爱抚慰而感到安心。
这位书法家正期望能够参观那些美丽的郡斋,但遗憾的是,他的船只仍在远方,无法到达。他想寻求那些优美的书法作品来照亮整个房子,这应该足以换取那珍贵的黄庭经和洁白的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严濑:古代地名,位于浙江桐庐南三十五里处。
2. 陆守务观:喻指陆游。宋代诗人,曾任严州知府。
3. 翰墨场:这里指代文坛或诗坛。
4. 老伏波:这里是喻良能自谦之词,意为年老的文人。
5. 快马下晴坡:形容笔走龙蛇的速度极快。
6. 三年睿主:指皇帝,此处是喻良能写给陆游的,故可以理解为陆游在位的三年来。
7. 献纳:向朝廷进言献策。
8. 千里疲民:喻指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
9. 赖抚摩:依赖安抚和关爱。
10. 潇洒郡斋:指的是陆游任严州知府时的居所。
11. 飘摇征棹:比喻旅途中的艰辛。
12. 黄庭换白鹅:用王羲之的书法作品《黄庭经》换取白鹅的故事,此处喻指书法的珍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有德有才的长者形象,他虽身处翰墨场,却心怀百姓,关心民生疾苦。他以“伏波”自比,表达了为民奉献的决心。他的睿智和才华得到了君主的认可,他也因此得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他的治理下,千里之外的百姓得以抚慰,显示出他对人民的深深关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位长者高超书法技艺的敬仰之情,希望有一天能够亲眼目睹其风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古诗《过严濑寄陆守务观》是南宋诗人喻良能所作。此诗创作于公元1158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经济文化逐渐恢复和发展。
诗人喻良能,浙江义乌人,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曾担任过婺州教谕,后调任尚书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在他的任职期间,与陆游、范成大等著名文人有过深厚的交情,共同推动了南宋文学的发展。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值陆游被任命为镇江通判之际,喻良能在此时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好友陆务观的关心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南宋朝廷对人才的重视以及文人士大夫之间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