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乐·立春
宝幡彩胜堆金缕,双燕钗头舞。人间要识春来处。天际雁,江边树。故国莺花又谁主。念憔悴,几年羁旅。把酒祝东风,吹取人归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花饰像堆金般的纷繁,双燕钗头在空中翩翩起舞。想要知道春天的到来,只需看那天边的飞雁和江边的树木。故国的鲜花盛开,却已不再属于我。想念着那些让人疲惫的日子,在外多年。举杯向东风祈祷,希望它能把我带回家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宝幡:华丽的旗帜,象征春天的到来。
2. 彩胜:即“彩胜儿”,古代春节时挂的彩色绸缎装饰品。
3. 金缕:金色的丝线,这里指代华丽的事物。
4. 双燕钗头舞:形容春天燕子飞舞的场景。
5. 要识春来处:想知道春天的到来之处。
6. 天际雁:天边的雁群。
7. 江边树:江边的小树。
8. 故国:故乡,这里指宇文虚中的祖国金国。
9. 莺花:泛指春天美丽的景色。
10. 谁主:谁来主宰,这里表示对金国的担忧。
11. 念憔悴:想到自己的憔悴面貌。
12. 羁旅:客居他乡。
13. 祝东风:祈祷春风的到来。
去完善
赏析
《迎春乐·立春》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词的上片通过宝幡、彩胜、金缕等物象,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新春的到来。而双燕钗头舞则象征着春天的来临,给人带来喜悦和希望。下片以问句开篇,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春天的渴望。“故国莺花又谁主”一句,词人以故国的莺花比喻故乡的美好景色,表现出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最后两句,词人以酒祭东风,希望春风能把人带回故乡,表达了对回归故乡的深切愿望。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迎春乐·立春》为南宋词人宇文虚中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149年,正值南宋初年。当时金国入侵中原,赵构建立南宋政权后,虽然偏安一隅,但仍有恢复故土的愿望,因此宇文虚中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爱国情怀为主。
宇文虚中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早年曾任郡守,因直言不讳被贬。靖康之役后被金国俘虏,但他拒绝投降,坚守气节。后来回到南宋朝廷,依然直言敢谏,多次上疏陈言国事,受到皇帝的器重。他的一生见证了国家战乱、山河破碎的悲凉现实,这也成为他诗词创作的源泉。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