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运判霍交瞻岷阁

标题包含
题运判霍交瞻岷阁
阁外风光满意新,诸公同上看梁岷。 蜀天六月云如火,夷界千峰雪似银。 岩叟近传多得寿,羽人曾此数登真。 夫君不为神仙事,早暮孜孜泽远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赵抃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窗外风景意犹未尽,大家一起去欣赏梁山的美景。 四川六月的天空如同火焰般炽热,而夷界却有无数的山峰覆盖着如雪般的白银。 山中的老人近年来长寿者颇多,道士们也常来这里寻找仙境。 先生您不要总想着成仙的事情,要早早开始勤勉努力,去滋润和帮助更多的百姓。
去完善
释义
《题运判霍交瞻岷阁》赵抃 1. 阁:指岷阁。 2. 风:指的是自然景象或风土人情。 3. 光:风景、风光。 4. 满:充满、全部。 5. 意新:新颖别致的意思。 6. 诸公:各位官员。 7. 同上:一起登上。 8. 梁岷:指四川的梁州与岷山地区。 9. 蜀天:四川的天空。 10. 六月:农历六月。 11. 云如火:云朵如同燃烧的火焰般炽热。 12. 夷界:古代对西南地区的称谓。 13. 千峰:众多的山峰。 14. 雪似银:雪山如同银白色的世界。 15. 岩叟:居住在山林的老人。 16. 近传:最近有传说。 17. 多得寿:长寿之人众多。 18. 羽人:传说中能飞天的仙人。 19. 数登真:多次到达仙境。 20. 夫君:称呼友人的尊称。 21. 神仙事:升天成仙的事情。 22. 早暮:早晚、日夜。 23. 孜孜:勤奋不懈的样子。 24. 泽远民:恩泽远方的百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为歌颂运判霍交瞻岷阁的诗篇。诗中描绘了岷阁周边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现了霍交关心民生、勤劳奉献的精神风貌。 首联“阁外风光满意新,诸公同上看梁岷” 通过对阁外景色的描写,表达出诗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颔联“蜀天六月云如火,夷界千峰雪似银”则展现了四川地区的独特气候特征,通过对比强烈的光影效果,使得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颈联“岩叟近传多得寿,羽人曾此数登真”则表达了对长寿的追求以及对仙境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尾联“夫君不为神仙事,早暮孜孜泽远民”则体现了诗人霍交摒弃神仙之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展现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赵抃担任成都府路转运判官时,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题运判霍交瞻岷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960年至1127年间的北宋年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赵抃正处于其政治生涯的上升期。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人墨客,他在蜀地担任地方官员期间,积极为百姓谋福利,同时也努力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赵抃在成都府路的任期内,与当地名士诗酒唱和,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在此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描绘岷江风光的诗篇。 当时,四川地区是北宋的重要粮仓,而岷江则是连接川西平原和长江流域的重要水路交通要道。赵抃作为成都府路的转运判官,负责当地的粮食调配和水路运输事务。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机会亲身感受岷江的壮丽景色,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总的来说,赵抃在《题运判霍交瞻岷阁》一诗中,通过描绘岷江的壮丽风光,展现了北宋时期蜀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作为一位地方官员,对当地民生和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