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 从军行 四

标题包含
相和歌辞 从军行 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雁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以描绘边疆风光、表现戍边将士英勇豪放的精神风貌而著称,被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出生于京兆(今陕西西安),家境贫寒。他年轻时曾漫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若不能击败楼兰之敌,誓死不归故乡。
去完善
释义
楼兰:古代西域国家,这里代指敌人;还:返回故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雄浑壮阔的笔触刻画了边塞战士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开篇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压抑的氛围,突出了战场环境的恶劣和孤寂。第三句“黄沙百战穿金甲”则具体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顽强。最后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战士们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对胜利的渴望。全诗情感饱满,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王昌龄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唐代士人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盛唐时期,正值王昌龄青壮年时代。当时唐朝与西域诸国时有边境纷争,诗人虽以边塞诗闻名,但本人并未真正从军戍边。这首诗是他在长安期间,通过想象和对边塞风光的了解而作。诗中"楼兰"实指当时西域的敌对势力,体现了盛唐时期将士们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也寄托了诗人渴望为国效力的壮志豪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