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松梢诗

标题包含
松梢诗
朽屋延暗暝,凿明快吾魄。 西墉偶面势,开牖遂生白。 兹焉玩图史,亦以置床箦。 岂能来清风,犹苦对残赫。 炎天适暵旱,永暮坐燔炙。 宾客何可处,儿女哀不获。 咨诹或献诗,盖覆乃其策。 架木凑檐瓦,铺竹施苇席。 聊且纾暴酷,未足为佳适。 北山多乔松,倚天不知尺。 绸缪星日暗,轇輵鬼神宅。 栋梁尚匪材,枝叶固何益。 敢告持利斧,斩伐遵指画。 束缚如见遗,无使曲傅直。 此身得余庇,阴德佩无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舜俞,字令举,号白牛居士,北宋时期浙江嘉兴人。他生于公元997年,卒于公元1058年,享年61岁。 陈舜俞是北宋著名文人,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曾中进士,历任县令、监察御史等职。在任期间,他关心...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破败的房屋昏暗,凿开窗户照亮我。 西侧墙壁有点风景,打开窗子生白光。 在这里欣赏历史画卷,也可以放上我的床。 怎么能引来清风呢,却苦对着剩下的光辉。 炎热的天气更使得屋子像火烤一般,无法忍受。 客人又该如何安置,孩子们为此悲痛。 询问或者写诗,可能就是解决办法了。 搭个棚子遮住屋檐,铺上竹子做成席子。 暂时缓解一下酷热,但离舒适还远。 北山的松树高大,直插云霄。 树荫下连星星和太阳都显得昏暗。 栋梁之才并非天生,枝叶也有自己的用处。 请告诉我拿着利斧的人,要按照指示去砍伐。 锯好的木头要捆好,不要让曲木弯向直木。 在这阴凉的地方得到庇护,我会永远感激。
去完善
释义
1. "延暗暝":指屋子的破旧以及光线昏暗的环境。 2. "西墉":西边墙壁。 3. "图史":图画和历史书籍。 4. "床箦":指床铺。 5. "残赫":意指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此处有炎热之感。 6. "炎天":炎炎夏日。 7. "暵旱":指天气干旱。 8. "永暮":长久的傍晚时间。 9. "燔炙":火烤的感觉。 10. "咨诹":征求意见。 11. "盖覆":搭个棚子之类的遮蔽物。 12. "架木":用木材搭建。 13. "凑檐瓦":盖个简单的屋顶。 14. "铺竹":铺些竹子作为地板。 15. "星日暗":星光暗淡的晚上。 16. "樛葛":盘根错节的样子。 17. "鬼神宅":指树林茂密的程度。 18. "栋梁":好的木材。 19. "匪材":不好的木材。 20. "遵指画":按照指示规划砍伐。 21. "束缚":捆绑。 22. "曲傅直":指弯曲的树枝也要一并砍掉。 23. "阴德":不露声色的帮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松梢”,但并非咏物抒怀的诗歌,而是描述了诗人自己在家中饱受炎热之苦而求助于松树的情景。整首诗结构紧密,语言生动形象,读来颇有趣味。 首联写诗人居住环境的恶劣和诗人寻求光明的心情。诗人巧妙地通过“朽屋”、“延暗暝”、“凿明”等词语勾勒出一幅破败不堪的场景,表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颔联描绘诗人发现西墙的缝隙,打开窗户引入阳光,照亮自己的精神世界。诗人借此表现了自己乐观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 颈联是诗人以书房为家,在此阅读古籍,感受到了清凉的风。同时诗人也提到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忧虑,表现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在接下来的四联中,诗人描述了炎暑难耐的日子,连宾客都无法忍受,儿女也无法得到安慰。诗人表示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依旧无法抵挡炎热的侵袭。此时诗人想到了北山的松树,希望能借用松树的树荫为自己遮风挡雨。 尾联是诗人向北山的松树发出的请求。诗人借松树的形象表达自己对于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希望能在困境中坚持,期待未来能像松树一样茁壮成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松梢诗》是北宋诗人陈舜俞所作。这首诗歌颂了松树的坚韧品质和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松树精神的赞美和向往。陈舜俞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多以其个人经历和感悟为题材,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现实关怀。 《松梢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60年左右,正值北宋仁宗时期。这一时期,陈舜俞曾任地方官吏,后因直言敢谏触怒权贵而被贬谪。在任地方官吏期间,他关心民生疾苦,致力于地方治理和教育事业,深受百姓爱戴。 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繁荣。然而,政治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也日益严重。陈舜俞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对这些问题深感忧虑。他在《松梢诗》中通过赞美松树的品质,表达了自己坚韧不屈、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廉洁奉公、为民服务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